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綜武俠]天命青書> 139、第 139 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9、第 139 章 (1 / 3)

張三丰又閉關了。

若非少林空聞方丈來信商討聯合事宜,宋遠橋回信中提及師尊再次閉關, 恐怕武林之中, 誰也不會想到, 在如此重要又敏丨感的一個時間節點,被視作當今元國武林第一人的張三丰張真人,竟然會選擇閉關。

但沒人能挑剔什麼。

畢竟張真人雖是閉關了,武當卻並非沒人管事了。

對少林提出的各派聯合共抗元庭的提議,也沒二話就應下了,之後該出人出人該出力出力,從不含糊。

別人最多私下裡嘀咕幾句張真人近些年來閉關閉得愈發頻繁了,至於指責張三丰不識大體在如此關鍵時期竟不想著以一身修為庇護武林諸派,反而一心閉關只求自身進境?

就是心中真是這麼想的,也沒有誰會傻到公然表現出來——

說白了這世上沒人能為另一個人的生死負責,將自己的命運寄託在他人身上本就是不應該的, 反過來還對被寄託的一方抱怨“你怎麼能不管我的死活”?

這樣的人,怕不是連最後一點顏面都不打算要了。

總之,元國武林因為汝陽王府的算計徹底調動起來,各派之間暫時放下過往一切恩怨, 聯起手來,共同對抗朝廷, 就連五年前許下承諾,在自己有生之年,崑崙派弟子不得踏入中原武林半步的崑崙掌門何太沖與夫人班淑嫻,也在取得武當的諒解後破了誓言, 帶著數百名弟子重新入了中原,並受邀上了少室山,在少林寺中“小住”。

一時之間,元國武林大大小小各派之間,竟是空前的和睦團結。

當然,在這樣的表象之下,是否還有人心中暗生算計,就不是宋青書所在意的了。

話說當日張三丰得了玄清認可,連帶著當時在場眾人都有了進入戰神殿的機會。

但考慮到這次汝陽王府在武林中人手上吃了大虧,接下來武林各派與汝陽王府甚至朝廷之間,恐怕會爆發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劇烈的衝突,這實在不是武當眾人集體閉關參悟《戰神圖錄的好時機。

於是眾人商議過後,決定只留張三丰在此閉關,其餘人——包括最心癢難耐的莫聲谷和本可以對元國武林之事袖手旁觀、與張三丰一起參悟《戰神圖錄的蕭峰,都被宋青書又送出了戰神殿,留在外面合力應對接下來的紛紛擾擾。

不過這些應對之人中,並不包括宋青書。

也不知張三丰閉關之前對宋遠橋說了什麼,總之,宋青書發現他太師父閉關以後,他老爹像換了個人一樣,與各派往來商定聯合事宜時不再兇巴巴定要叫他一起不說,他回山有段時間了,竟也沒再被催著接手掌管門中事務……

“太師父大概是看出什麼來了。”

私下裡,宋青書跟葉孤城這麼猜測。

後者對此表示認同。

“張真人畢竟歲過百年,既曾歷經朝代更迭,又曾送走無數親朋好友,自有遠超常人的經驗閱歷。”他嘆道,“且真人性子疏朗開闊,青書你自小便極是不凡,送靈桃回山之事,又並未刻意隱瞞,恐怕真人早已瞧出什麼,只從不曾說破罷了。”

這想來不僅是因張真人心胸開闊,能容人所不容,更因為他對宋青書真心疼愛,若徒孫不願開口,便絕不主動追究。

這其中關心愛護之意,青書自是比他更能體會。

宋青書聞言點了點頭,眼中也帶上幾分笑意。

“太師父自然是極通透的。”

他道。

若無意外,此次出關後,張三丰應該便能突破關隘,成就先天。

到那時候,許多曾經宋青書不能對他說出口的話,或許……就能說出了吧。

且即便張三丰踏步先天、以武入道,後路將行往何方,又要如何前行,在此方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