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不明不清> 第476章 海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6章 海關 (1 / 2)

想降低這種可能性,辦法只有一個,逐步撤換理念相悖的官員。想做到這一點,辦法也只有一個,從科舉中挑選更多年輕官員進行培養。

聽上去挺合理的,實際上卻很難做到,原因很簡單,目標找錯了。與新政或者說與洪濤理念相悖的並不是特指某些官員和士紳官僚集團,而是整個體系和文化背景。

而科舉選拔出來的舉人或者進士,恰恰就是這個體系和這種文化的傳承人。誰試圖推翻這套體系,改變這種文化,誰就是他們天然的敵人。除了個別離經叛道者,絕大部分是不會同心同德的。

最麻煩的是這種情況在徹底建立新教育體系之前是沒法改變的。那該怎麼辦呢?洪濤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儘可能多的從科舉考試中挑選合用之人,一方面調整朝廷架構,想方設法把能替換的功能先替換掉。

說白了吧,洪濤是想在朝廷裡面再弄個小朝廷,大部分由蹴鞠隊和海戶司成員充任,再輔以少數比較堅定的保皇派官員,把原本屬於六部九卿的權力一點點平移到小朝廷裡。

這樣一來既不會馬上觸碰到傳統勢力的利益,又可以讓自己培養的後備隊伍進入到實際管理層面中鍛鍊磨合,並留出讓各方熟悉適應的時間。

等到這些官員的數量足夠引發質變時,再進行教育改革就穩妥多了。即便引起了傳統勢力的群起攻之,也不會讓朝堂陷入癱瘓。只要政府能勉強維持運轉,最終勝利者就只能是掌控了國家經濟和軍隊的皇帝。

實際上這個工作已經開始小半年了,只是做的比較隱秘,還沒人能感覺出來。在朝臣們眼中,皇帝新設的總參謀部是限制兵權的工具,作用比較積極。

13名參謀軍機中六部九卿佔了9名,就算剩下4個人都是保皇派,依舊可以壓制皇帝隨意調動陸軍參與內部政治鬥爭的企圖。

這就叫目光短淺,皇帝壓根兒也沒指望用陸軍來鎮壓政治對手,如果想的話海軍陸戰隊就足夠用了。而在對外戰爭中不用透過總參軍機就能調動陸軍的條款,恰恰就是動機,陸軍是用來侵略的。

而總參謀部的建立,除了13名有投票權的總參軍機大臣之外,還需要一些行政人員負責日常工作。這些人才是關鍵,他們不歸朝臣們選拔,由皇帝直接任命。絕大多數會出自海軍、勇士營和海戶司。

讓這些接受了新思想教育、具備實戰經驗的年輕人在帝國軍事最高權力機構中摸爬滾打幾年,再從中挑選適合從政的予以提拔進遷,比直接把沒有從政經驗的年輕人硬塞進官場要穩妥的多。

換句話講,洪濤利用朝臣們對陸軍的恐懼感,玩了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參謀部變成了培養新派官員的掛職進修單位,活生生讓反對新政的大臣們用實際行動為新政訓練骨幹。

然後再眼睜睜看著這些年輕官員親手毀掉他們賴以生存的體系,可謂是陰損毒辣狠,五毒俱全。

但洪濤好像還嫌不太夠味,打算多加一味作料,讓進度更加快速一些,那就是海關!

景陽七年(1611),袁可立連續兼任了海運總督和海關總督兩個重要職務,至今已有整整兩年。

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不光把市舶司的抽分從可有可無提升到了除田賦之外的第二大朝廷收入,還初步建立起來了四座轉運港口和一支以海軍傷殘退役士兵和疍民為骨幹的運輸船隊,承擔了近四成漕糧和八成北上物資的運輸工作。

但海軍畢竟是軍隊,不太適合過多參與商業活動。就算袁可立沒有多餘的想法,總讓潑天的富貴在軍官和士兵們眼前過來過去,又拿不到手,太考驗人性也太不道德。

一旦海軍裡面出現了嚴重的貪腐問題,面對滿朝文武的關注,勢必要揮淚斬馬謖。為了些許錢糧自毀長城的事兒,洪濤是堅決不會幹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