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不明不清> 第80章 東林書院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0章 東林書院3 (1 / 2)

“玄臺兄還是那麼謹慎克己,此處只有你我六人,難不成其中有廠衛耳目?小弟不是非要捕風捉影,實為找不到其他合理解釋。”但微胖老者並不覺得討論這個話題屬於禁忌範疇,不僅要討論還得討論清楚。

此人就是東林六君子之一的安希範,萬曆十四年三甲九名進士,曾任札部精膳司主事、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後因犯言直諫被削籍為民,今年剛滿三十九歲,在六人當中年齡最小,膽子卻最大,眼裡絕不揉沙子。

高個老者是薛敷教,萬曆十七年進士,從小和顧憲成一起上私塾,兩家關係緊密。他和其它五位的經歷不太一樣,屬於見勢不妙急流勇退主動辭職返鄉,性格自然更謹慎小心。

“外面雨停了,去亭中坐一坐吧。”該不該討論先帝駕崩的事情呢,顧憲成覺得安希範的推論值得重視,但不該在書院裡聊,隔牆有耳嘛。於是率先起身,提議換個地方。

東林書院東牆外有條河名曰弓河,河邊有條几十米長的木質棧道,盡頭築了座八角涼亭。天氣好的時候,顧憲成很願意到此品茶遠眺,同時也是個談重要事情的絕佳場所。周圍百十米內無遮無擋,只要別喊,任何人都無法探聽。

“沈大學士來信詳細說過,先帝當時身邊確實只有太子陪伴,貴太妃也曾提過此事,但事後太醫院十三科均無發現異常,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皆認為皇太子沒有弒父篡位的可能,還把貴太妃斥責了一頓。”重新在涼亭石桌旁落座,顧允成隔了一會兒才到,手裡拿著幾封函札。

“難不成世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在座的各位雖然都曾看過這幾封信,此時也不得不再拿起來重新溫習,順便在字裡行間努力尋找蛛絲馬跡。只可惜一炷香已過依舊沒找出任何疑點,安希範率先放下信紙走到欄邊,看著河面無奈的嘆了一聲。

“把信收了吧!”見狀顧憲成也不再盯著信紙玩命看了,衝弟弟點點頭,示意先把函札收起來。這些信件都是京中官員寫的,內容全是朝廷內部變故,被外人看到很是不好。

“既然如此,暫且先放一放。有關削藩的事情,諸位覺得該如何處置?”隨即雙手一拍,重新轉回到正題。

按照沈鯉信中所言,皇帝給內閣大學士們出了道選擇題,大概意思就是外察將至,誰對皇帝支援的多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官員任免批覆。

換句話講,皇帝想拿年底的地方官員考核當籌碼,與內閣大學士所代表的不同派系做筆買賣。哪個派系贊成皇帝削藩的提案就會得到相應的補償,比如說更多的地方官員名額。

往年在這種時候,分屬不同派系的御史言官們都和打了雞血一般瞪眼盯著。只要發現敵對派系有官員想晉升,立馬衝上去彈劾,哪怕只是望風捉影,也能影響皇帝的判斷。

這麼做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獲得更多地方上的實權職務,用來安排本派系的後起之秀,鍛鍊幾年有了點政績之後再調任回京,充實本派系實力。

而皇帝通常是不直接參與鬥爭的,站在邊上喝茶嗑瓜子看熱鬧多好。哪派佔據的優勢大了,皇帝就在批覆的時候故意壓一壓,讓處於下風的派系不至於一敗塗地。

這就是最基本的平衡之道,也是最難做好的。有派系黨爭不怕,沒有才更麻煩。做皇帝的只需要把官員集團之間的爭鬥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無限趨近於平衡,啥都不用幹也能成為千古一帝。

但今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了,一直處於裁判員角色的皇帝突然親自下場參與了遊戲。實際上以前也有不少皇帝如此幹過,但他們玩的比較含蓄,比較擅長拉一派打一派。很少有撕下臉皮、明碼標價、公開作弊的先例。

到底該不該同意皇帝的建議呢?各派官員全沒了主意,忙不迭的私下裡聚會商討對策,三三兩兩的快馬載著信使,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