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586章 【士子榮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6章 【士子榮耀】 (1 / 3)

不管是古代的科舉,又或是現代的高考,批閱試卷都屬於體力活。

絕對的一目十行!

而且優秀的卷子,還會擠佔普通卷的時間。比如滿分作文,一人閱卷是無法做主的,需要多位閱卷者共同透過。

一般情況下,你辛辛苦苦寫的作文,閱卷老師幾秒鐘就掃完了。

古代科舉全是小作文,此類現象更加嚴重。

當然,最累的還是謄卷官,需要把所有試卷都謄抄一遍。

再加上反覆核對謄卷和原卷,這些流程極為耗費工夫,留給閱卷官的時間著實不多。

閱卷官連續多日一直看文章,用不了一兩天便頭昏腦漲,稀裡糊塗就把卷子給判了。因此才有林則徐所言:“定棄取於俄頃之間,判升沉於恍惚之際。”

“加上句讀符號,確實比以前輕鬆得多。”吳彥璋感慨道。

紹興十一年,金兀朮率大軍南侵,吳彥璋的職務是總領提舉大軍錢糧。

這位南宋重臣,至今沒在大明撈到差事,一直被扔到翰林院編書,此刻總算奉命做了科舉閱卷官。

考生須寫逗號和句號,這讓吳彥璋感到極為便利。

讀完一篇,吳彥璋開始給成績,提筆在硃卷寫道:“據理遣詞,明白粹美,足以破群疑而歸於正矣。此文當判九分。吳彥璋。”

百分制評卷,當然是朱銘的命令。

既是為了跟數學、物理試卷銜接,也是在保證對非經義題的重視。

在王安石變法之後,宋明清三朝科舉,越來越側重經義題。

你就算把策論和公文,寫得天花亂墜完美無缺,只要經義題不合格肯定落榜。

這當然不是王安石的鍋,因為在他變法之前也有側重點。當時是你把經義、策論寫得天花亂墜,但只要詩賦不合格就肯定落榜。

朱銘直接搞百分制,所有試卷都要評分,然後加起來計算總分,防止數學、物理、公文、策論被忽視。

目前,四天考試內容共400分,既一天100分。

這100分再細化到不同題目,每道題都設定了一個滿分數。

還有更細分的東西,比如那道雞兔同籠題。不管用新式數學,還是傳統算術,寫出具體計算過程得滿分,只寫個正確答案則給半分。

就連撬鎖的題也是這樣,伱得寫明白為什麼長棍撬鎖更省力。

鑑於很多考生沒學過物理,因此判卷標準放得更寬鬆,寫出自己為何那麼答題即可。

比如李公鑑,他寫用碗和毛筆做了實驗,這道題同樣能夠獲得滿分。

另外,分數過高和過低的卷子,需要進行交叉閱卷,至少得三位閱卷官簽名。

譬如甲給某卷打95分,這個分數實在太高,要交給乙和丙再次打分,最終取三個分數的平均數。

連續半個月的閱卷工作搞完,幾十個考試官匯聚一堂,旁邊還有督察院的監試官站著。

“拆名吧。”蕭楚下令道。

胡安國也在場,精神疲憊至極,他現在只想睡覺。

主監試官叫董希賢,是追隨朱銘去桂州的太學生。他拿起只有號數的硃卷說:“第一名,乙號場第一百零九號,總分394分。對卷!”

另一位監試官根據場號,找出相對應的墨卷,反覆比對之後說:“墨卷糊名未損。”

墨卷被舉起來示眾,幾個主要考試官、監試官都看得清,更遠的官員若有疑問也可湊過來看。

蕭楚說道:“拆名!”

糊名還未完全拆開,就有好幾個腦袋湊過來。

董希賢宣佈道:“禮部試第一名,南劍州李侗!”

“這人是誰的弟子?”胡安國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