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746章 【寶鈔不夠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6章 【寶鈔不夠分】 (1 / 4)

0746寶鈔不夠分0746寶鈔不夠分→:

初來貴寶地0746寶鈔不夠分蕭楚在內閣轉了一圈,便又前往東宮求見。

朱銘熱情接待,親自給這老頭兒沖茶。

瞎扯閒聊一番,蕭楚問道:“交鈔之利,無非有二。其一也,便於攜帶,可通貿易。其二也,以紙代金,可獲錙銖。太子在四川發行寶鈔,其根本用意為何?”

朱銘說道:“皆有。”

蕭楚又問:“息兵一年,國庫便有盈餘,如今又在倭國發現金銀礦。大明朝廷真的缺錢嗎?”

“暫時不缺。”朱銘說道。

蕭楚說道:“朝廷既不缺錢,那在四川發行寶鈔,便是為了通貨貿易。”

朱銘點頭:“然也。四川商賈,大量儲存絲絹,把絲絹當成錢財囤積。用商票交易的只是少數,四川各地的大額交易還是以絲絹為準。川中富庶之地,就因為錢幣掣肘,其商業始終與外省有阻礙。我聽人說,甚至有商賈把上品紅茶當錢財的。”

蕭楚生怕激起太子的逆反心理,小心翼翼順毛捋:“若是為了通貨,確實應當在四川發行寶鈔。”

朱銘笑道:“蕭先生直接說後半段吧,前面的恭維客套可以免了。”

蕭楚開始進入正題:“寶鈔的好處,一在通貨,二在斂財。寶鈔的壞處,卻在濫發。有沒有一種法子,可得其好處,而去其壞處呢?一旦做成,不但四川可發寶鈔,全國各省都可發寶鈔!”

“請講。”朱銘說道。

蕭楚挺直腰桿說:“只發一百貫和五十貫的大額寶鈔,專門用於商賈交易。至於小額交易和日常買賣,則還是以銀元、銅錢為貨幣。這樣一來,朝廷既得發鈔之利,商賈也得通貨之便,還對升斗小民沒有影響。”

朱銘說道:“這個做法,我也想過,並與父皇反覆商討,確實是最穩妥的法子。”

“既有穩妥之法,為何還要弄險呢?殿下也說了,朝廷並不缺錢,不可因小而失大啊,”蕭楚勸諫道,“百年之後,或許有君臣濫發寶鈔,但此事不該始於開國聖君。太祖太宗,一朝之祖宗也。祖宗先行之,後來者必效仿,且可振振有詞不加遮掩!”

朱銘微笑點頭:“先生所言極是,我當三思而行。”

蕭楚又說一陣,便起身告退。

事實上,這才是父子倆打算做的,今後大明的完整貨幣體系如下——

大明寶鈔:專用於大額交易。面額有二百貫、一百貫和五十貫。

金元:多用於賞賜和收藏,也可用於交易。面額有一兩、五錢、二錢、一錢。

銀元:用於日常交易。面額跟金元相同。

銅錢:用於日常交易。面額有五文、兩文、一文。

像一錢、兩錢的金銀幣,都新增了大量雜質,以保證貨幣的體積和外觀。

之所以金銀幣的單位是“兩”和“錢”,那是因為金銀價一直在浮動。

比如北宋開國之時,每兩黃金價值20貫。

隨著天下承平,金價迅速降到10貫、8貫、5貫。

而到了北宋末年,金價一度飆到32貫!

想知道古代哪個時期安定繁榮,其實可以直接看金價。

金價越貴,世道越亂。

亂世黃金,絕非虛言。

所以大明新朝的貨幣體系,以官方發行的銅錢來錨定。

大明標準銅錢,面額一文、兩文、五文。

以前的銅錢也還能用,但必須視其好壞,來判斷其使用價值。

大明寶鈔,直接錨定標準銅錢。

大明的金銀元則只定兩、錢,具體購買力隨金銀價而波動。

最新的官方定價是:1兩黃金等於10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