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735章 【菩薩太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5章 【菩薩太子】 (1 / 3)

0735菩薩太子0735菩薩太子→:mayiwsk

因為爭奪出訪大明的正使人選,日本的新舊都城之間,竟然爆發了一場混戰。

山法師、寺法師、奈良法師大混戰!

可能是來自於遣唐使的傳統,日本前往中國的使節團,一般都要挑選和尚參加,而且和尚往往擔任名義上的正使。

現在,究竟該哪個和尚做正使,上皇和天皇說了都不算,必須透過武力來解決紛爭。

山法師和寺法師,都出自比叡山。

兩者之間的關係嘛,可以理解為劍宗和氣宗。一言不合就打仗甚至是在京城當街鬥毆。

奈良法師也不遑多讓,他們的地盤在舊都奈良,不但自身實力強悍,而且還有藤原氏在支援。

三派都擁有莊園領地,而且還捱得挺近。

每當地盤出現糾紛時,和尚們也懶得辯經,直接派僧兵去講理。

白河法皇曾經感慨:“賀茂川的水(天災),雙六的骰子(運勢),比叡山的法師(和尚),這些都不能隨我的心。”

在白河法皇的眼中,那些和尚與天災、運勢一樣難以控制。

經過一場戰死6人、傷283人的大混戰之後,出訪大明的僧人名單最終出爐。

圓信和尚(寺法師)擔任正使,昭覺(山法師)、良然(奈良法師)隨團。

真正負責談判的副使,卻是式部權大輔大江維順。

這個職務,有點類似大明的臨時暫代吏部侍郎。

他已故的親爹叫大江匡房,不僅是大儒、詩人、歌仙,還是平安時代最後一位軍事家。主張不要照搬《孫子兵法》,應該從日本實際情況出發。

比如孫子說,用兵以奇勝以正合。而大江匡房說,在日本別扯這些,做到進退有度即可,然後不講禮法倫常直接剛過去!

這個大江匡房,留下了許多著作。

有正兒八經的史學、文學、軍事、時尚書籍,也有記載名妓、高僧、陰陽師、傀儡師及修道養生的雜書。甚至他還寫,講九尾狐化為美女的故事,玉藻前的形象多半脫胎於此。

對了,還有一本《對馬國貢銀記》。

石見國城。

朱孝忠目視跪在自己面前的元盛,質問道:“這次抓到許多大鎧武士,我讓他們說出日本有哪些銀礦。其中一個姓大江的,說對馬島就有銀礦,還說自己讀過一本《對馬國貢銀記》。對馬島的銀礦呢?”

元盛見朱孝忠臉色不悅:“對馬島怎麼可能是對馬國?這本書亂寫的啊。島上確實有銀礦,但早就開採完了。以前銀礦繁榮的時候,島上甚至還有寺廟和僧兵。這些東西,在我小時候就沒了。”

朱孝忠仔細一想,感覺元盛沒有說謊,因為這貨窮得一逼。

不過嘛,鑑於日本那坑爹的探礦、冶煉技術,朱孝忠打算讓探礦老師傅去對馬島試試看。

一個月後,還真就在對馬島找出銀礦,而且就在老銀礦那一片。

元盛之所以說採完了,純粹是冶煉技術不足。

吹灰法而已,唐代就已出現,且日本也學了去。只不過,宋代多次改進吹灰法,日本學到的技術卻停滯不前。

那位探礦老師傅,甚至在對馬島的廢礦石當中,發現了許多可以煉銀的礦石……

暴殄天物啊!

朱孝忠奉命出海的第一年,就超額完成任務。他不但發現了石見銀山,而且發現了對馬島銀礦。

古代的中日航線有三條,適合冬天從日本出海的航線,是走琉球群島至中國的福建。

日本使節團,在冬季抵達福建之後,由於逆風逆水無法走海路。於是在福建官員的安排下,翻山越嶺前往浙江,一路順著運河北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