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3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 (1 / 3)

夜裡。

朱銘躺在床榻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忽地出聲:“朱院長,睡了沒?”

“睡了。”朱國祥聲音迷糊。

朱銘認認真真說:“我反思了一下,今天確實有些著急,而且分析了自己著急的原因。主要還是有靖康恥那個時間點,就跟倒計時一樣,總想著為那件事做準備。”

朱國祥問道:“你就不怕鄭胖子去報官?”

“當然不怕,”朱銘對此毫不擔心,“他看見了官馬,完全不當回事兒,這已經能說明態度。而且宋朝雖然嚴禁讖緯,但其實遍地都在傳,就連開封城裡都經常有讖言。這麼說吧,只要不攻打州縣,不殺死朝廷命官,扯旗造反都沒人去管。”

朱國祥有些詫異:“這麼離譜?”

朱銘笑道:“你當宋江是怎麼做大的?流竄劫掠多地,縣官只願守城,而且還隱瞞不報,攛掇宋江團伙去別的州縣。只要出了自己的任職區域,縣官們就當啥都沒發生過。宋江從河北流竄到山東,要不是碰到猛人張叔夜,估計還能繼續鬧他幾年。”

“跟我想象中有點不一樣。”朱國祥道。

朱銘繼續介紹情況:“我以前為了做影片,買了套《兩宋農民戰爭史料彙編》,隨便翻翻就能讓人大開眼界。別的地方不講,單說首都開封。宋徽宗登基的第二年,開封城周邊就有饑民造反,你猜官府花了多少時間剿滅?”

“兩三年?”朱國祥猜測道。

朱銘笑道:“整整八年,都夠打贏抗戰了。”

朱國祥表示不能理解:“首都附近的反賊,花了八年時間才掃平?”

朱銘感慨道:“而且還是中書省親自下令,號召首都附近的州縣官員,一定要好好練兵加緊圍剿。”

“首都附近鬧那麼久,居然不如宋江出名?”朱國祥問。

朱銘解釋說:“因為沒有真正舉起反旗,也沒有喊出造反口號。就是饑民結成無數團伙,見到富人就搶,偶爾殺進城裡搶劫府庫,遇到官兵圍剿立馬散去。如果官兵數量少,便蜂擁而至,把那股官兵給吃掉。”

“這種不算造反吧。”朱國祥說。

“都已經搶劫府庫、殺死官兵了,還不算造反?”朱銘笑道,“估計是鬧得朝廷很沒面子,最後靠招撫才平定的。那些個強盜頭子,只要能堅持到最後,都他孃的招安做官去了。真真是,殺人放火受招安啊!”

聽兒子這麼一說,朱國祥對宋朝的腐朽,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首都附近的反賊,居然能堅持八年,朝廷還得靠招安解決。就算換成崇禎做皇帝,都不會這樣扯淡!

只說史書記載的起義,徽宗朝就有一大堆。

宋徽宗登基第一年,河南府造反;第二年,河東路造反、京畿造反;第七年,蘇州造反;第八年,河北西路造反、太原造反;第九年,揚州造反、江寧造反……以上,只是拉開序幕,都還沒進入造反高峰期。

朱銘繼續說道:“你關注的,是這裡的農業技術。我打聽的,卻是本地的賦稅情況,百姓的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如果官府再繼續加稅,怕是老白員外都想造反了。”

“封建王朝加稅,不是都攤在底層農民頭上嗎?”朱國祥問。

朱銘好笑道:“大宋加稅,一視同仁。草民有草民的稅,地主有地主的稅,就連家裡有人做官都別想跑。只不過,官員能撈油水,不在乎那幾個稅。”

朱國祥是想做地主的人,忍不住問:“老白員外這種大地主,都有什麼苛捐雜稅?”

朱銘講述道:“你跟著茶戶曾大,去看地買田的時候,我一直在向白三郎打聽訊息。白三郎說,洋州的和買錢標準,是每交田稅420文,就要加徵一匹絹。按洋州的市價,一匹絹的價格,大概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