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226章 【誤農淘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6章 【誤農淘金】 (1 / 3)

<b><\/b>

蘇元老驚訝道“他怎敢挖墳取骨?”

朱銘說“挖的是漏澤園。”

這就沒問題了,漏澤園屬於慈善公墓,埋的都是無人收屍者,不會有哪個家屬來鬧騰。

蘇元老又喝下兩杯,試探道“金州戶籍,三萬九千六百三十六,前任太守欲補為四萬,已上報戶部,還未透過驗查。朱太守以為如何?”

“順其自然。”朱銘模稜兩可道。

達到四萬戶,可為望州。

十五年前,范仲淹之子範純粹,在擔任金州知州的時候,蔡京下令清查全國田畝和戶籍。

範純粹很有意思,故意只報三萬九千多戶,差三百餘戶就能湊足四萬。一旦湊齊四萬,範純粹的差遣官品級,就等於原地提升一級,但他偏偏不把戶數湊齊。

因為如果成了望州,金州的負擔會更重!

順其自然?

蘇元老琢磨了一下,大概明白朱銘的意思。

想把金州升為望州,戶部會先派人來查驗。朱銘的態度是,你愛升不升,反正老子不給賄賂,想趁機撈錢沒門兒!

不賄賂戶部官員,州等是升不上去的。

金州貧瘠到什麼程度?五個縣加起來,官方資料還不到四萬戶。

而洋州那邊,只有三個縣,卻登記為四萬五千餘戶。

朱銘又問“除了罷花石綱,金州還有甚要緊事?”

蘇元老隱晦說道“京西南路提舉常平使程振,是官家欽點的太學生進士,去年才到襄陽上任,無根無腳難以御眾。金州提舉常平勾當公事官,由通判李道衝兼任。李道衝,蔡黨也。太守可以派遣親隨,去衡口鎮打聽一二。”

“多謝提醒!”朱銘隱約摸到頭緒。

宋徽宗把礦監劃給了常平司管理,提舉常平使就成為一個重要職務,奸黨們自然搶著安插自己人。

程振屬於帝黨,只聽皇帝的話。(後來做了太子的老師,靖康年間任刑部尚書,由於蒐羅金銀不足,被金兵打死梟首。)

這位老兄,以學識著稱,做事手段欠缺。他被皇帝扔來做常平使,地方官員卻不怎麼聽話,金州的金礦更是被蔡黨給把持。

喝得半醉,蘇元老起身告辭,朱銘將他送到賓館門口。

翌日。

官船順著漢水而下朱銘中途下船,帶著李寶、張鏜和楊樸,扮做旅人翻山北上。

白勝、劉師仁、劉魁等人,則護送鄭元儀繼續南下,佯裝成朱銘還在船上的樣子。

宋代的漢陰縣城,建在漢水岸邊,鄭元儀坐船走那條道。

而後世的漢陰縣城,則建在月河岸邊。

月河、衡河(恆河),遍地金沙!

數日之後,朱銘繞過馬嶺關,來到月河南岸,一路啃乾糧充飢。

復行兩日,豁然開朗,月河兩岸有廣闊谷地可以耕種。

下午時分,朱銘尋了一處村落,打算花錢買點乾糧做補給。

“這裡不對勁。”李寶說。

朱銘臉色難看“當然不對勁,正值春耕,田地裡的農民卻少,跟附近的房屋數量對不上。”

張鏜說“要不進村問問?”

朱銘搖頭“去河邊就知道。”

四人沿著河岸繼續前行,很快就發現,大量農民正在淘金沙,還有一個弓手在巡邏。

“你們是幹甚的?不許靠近河岸,速速離去!”弓手呵斥道。

朱銘沒有再看,而是走向村中。

遇一農民正在用鋤頭挖田,朱銘問道“租不到耕牛嗎?便是沒有耕牛,也可人力拖犁,為何用鋤頭翻田?”

農民不說話,繼續揮舞鋤頭。

朱銘脫掉鞋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