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北宋穿越指南> 第365章 【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5章 【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 (1 / 3)

北宋穿越指南初來貴寶地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b>最新網址:<\/b>朱銘剛剛進駐成都時,雖然張榜安民秋毫無犯,但四川百姓還是生活得小心翼翼。

市面明顯變得更蕭條,大戶害怕漏財,小民儲蓄防身,都不敢上街花錢了。

高檔消費場所,更是直接關門,擔心朱銘專盯這些地方抓肥羊。

一天,兩天。

一月,兩月。

隨著時間流逝,大家都已適應朱銘的存在。

特別是到了春節,各種商業活動再次興盛,成都城內外也繁榮熱鬧起來。

臨近元宵,商人們甚至主動跟“官府”聯絡,共同籌備今年的元宵燈會。畫船遊舫也冒出來,載著富貴子弟宴飲歌唱。

“這位是張邦英,字國彥。”高景山引薦一個老頭。

朱銘笑著上前拉手:“久仰先生大名。”

張邦英拍馬奉承道:“將軍此來成都蜀中一切如故,百姓甘之如飴,此天命人心皆在將軍也。”

“老先生才是明白人啊。”朱銘感嘆。

張唐英、張商英共七兄弟,蜀州新津人,也即後世的成都市新津區。他們這一支不算啥望族,當時還得賣地讀書,也就比小地主條件好一些。

張唐英最高做到殿中侍御史,舉家遷到廣安定居。

張商英做過宰相,跟蔡京鬥爭激烈,被貶後搬到江津隱居。

張邦英是七兄弟中的老七,沒有官身,一直住在新津。分家之後,也就幾百畝地而已,另外還有幾間縣城裡的店鋪。

雖然不算富貴,在蜀中名聲卻極大,他來投靠對朱銘很有好處。

“後蜀燕王宮,其海棠之盛四川第一,”張邦英說,“再過兩三月,海棠花開,若大將軍有空,還請屈尊去賞花宴飲。”

高景山在旁邊解釋道:“燕王宮幾易其手,如今被成都張氏購得。成都張氏與新津張氏,皆為張九皋之後裔。這成都張氏,世為商賈,前陣子捐了些錢糧以充軍資。”

朱銘聽懂了,成都張氏沒出啥進士,但生意卻做得很大。不但願意舉族投靠,還怕自己地位不夠,把新津張氏也拉過來。

朱銘自然願意接納,對張邦英好言籠絡。

一番交流之後,張邦英開始試探:“聽聞大將軍的兄弟,也是文武雙全之少年英才,而且如今還未有婚約?”

“確實未曾婚配。”朱銘微笑道。

張邦英說:“老朽膝下有一孫女,才貌俱佳,不知是否可以高攀?”

朱銘說道:“此天作之合也。”

朱銘畢竟不是皇帝,更不是什麼太子,張邦英還算要點臉面,不願把孫女嫁過來做妾。於是另闢蹊徑,打算把孫女嫁給白祺做正妻。

雙方一拍即合。

婚約定下,代表著成都張氏、新津張氏,全面投靠朱銘這股新興勢力。

而且,張唐英在廣安的後代,張商英在江津的後代,也極有可能舉族投靠過來。

當晚朱銘便設宴款待,還邀請蜀中張氏族老。

兩個張家承諾,待元宵之後,各送來十個優秀子弟,以供朱銘隨便呼叫差遣。

成都張氏,更是願意拿出各種物資,一部分直接捐贈,一部分無息借貸,無條件支援朱銘打仗。至於回報,提也不提,朱銘肯定會給好處的。

喝得半醉回到後宅,朱銘開玩笑道:“我家著實與張家有緣。”

張錦屏讓侍女去端來醒酒湯:“這裡的張氏,卻跟我孃家沒有關係。”

朱銘躺在榻上半眯眼,心情極為舒暢,終於有大族主動投效了。而且是前宰相張商英的親戚,追溯到唐代還跟張九齡有關,這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