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章 人心複雜 (1 / 2)

老村長將菸斗在車欄上敲了敲,點燃吸了口旱菸,不急不慢的說:“鄭老三兩口子實誠,可憐嶽阿枝年輕輕的就當了寡婦,沒跟她要撫卹金。 咱們這兒苦啊,家裡有壯勞力都吃不飽,孤兒寡母的日子更是難上加難,一大家子住一起拉拉扯扯倒也能過得下去,過些年肯定要分家的。 鄭老三兩口子通情達理,沒想讓她一直守寡,跟她說給阿巖守滿一年就讓她改嫁,建國留下他們養。 起初嶽阿枝打定主意要給阿巖守寡,有人給她說媒她都拒絕了,說這輩子就守著建國過。 她很勤快為人也還不錯,嫁給阿巖三年從沒和人吵過架,本本分分,村裡人對她評價不錯,可惜她這人就是耳根子軟又沒主見,孃家人勸她改嫁,說的多了心就亂了,人也變了。 收到撫卹金才兩個月就拿著錢不聲不響的跑了,女人狠起來是真的狠啊,她留下一半給建國誰都不會說她一句,可她愣是一分都沒留,一點母子情都不念。 人心複雜啊!說變就變了。 說建國的外公外婆和舅舅狠吧,他們的日子同樣不好過,還三五不時的給他送點吃的過來,是真心疼娃。 說到底都是窮鬧的,誰不想讓自己兒女過好日子。” 朱曉玉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麼好,確實,站在嶽阿枝孃家的角度,女兒要比外孫親,不能因為外孫一輩子過的又苦又孤單。 不過,撫卹金全都拿走的確讓人不齒。 “沒找她把錢要回來?” “去哪兒找啊,早就遠走高飛嘍,村裡有人看見她天不亮就出村,還以為她回孃家。 找到她孃家,岳家的人倒打一耙,一口咬定人沒回去過,怪鄭家把人給弄丟隔三差五的來找鄭家麻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鬧了大半年才消停。” 老村長說起這事就忍不住搖頭。 現在戶籍管理不嚴,嫁到外地去就能在夫家落戶,要找個鐵了心躲起來的人談何容易。 朱曉玉將和老村長的談話複述給盛嘉寧三人。 阿水薄唇抿成一條直線。 盛嘉寧:“我留了點錢給建國,不多,只夠他念完中學,考大學的話,只要能考上,國家免了學費還有生活補貼,省著點花還有富餘。” 阿水內心感激盛家寧,難怪走的時候她要抱抱鄭建國,應該是那時候把錢塞給鄭建國的。 如果鄭家父母對他惡聲惡氣他心裡都好受點,偏偏他們對他和顏悅色,什麼幫助都不要。 香江和滇西相距甚遠,來去不方便,鄭家人不願意離開故土。 這就讓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老村長一臉正色的對盛嘉寧表示感謝:“我替建國謝謝你們了同志,不怕你們笑話,我們老農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兩個錢,整個村子幾十戶人家都沒人能上得起學。 阿巖也是當兵後才識的字。 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就不會讓娃餓著,別的我們是真的無能為力。 若是別人我不會舍下這張老臉,可建國是烈士的子女,咱們全村人都盼著他好。” 老村長滄桑的眼中有了淚光。 這個年代的人對保家衛國的軍人極其尊重,對烈士的家屬也是盡力幫助。 盛嘉寧聽了朱曉玉的翻譯後微微點頭:“我們明白,村長大叔,建國就多麻煩村裡照顧,有機會我們會再來。” 與此同時,鄭家人在村口送走客人後鄭榮夫妻和兩個小姑娘去地裡幹活兒,鄭父鄭母壓下波瀾起伏的情緒,牽著鄭建國回家。 逝者已逝,活著的人要繼續把生活過下去。 “這些布做十套衣服都用不完,還有這麼多吃食,真是太破費了,大老遠的來連頓飯都沒吃。”鄭母心裡過意不去。 “都是好孩子。”鄭父嘆息一聲。 兒子做的一切他們都支援,就算阿水不來也絕不會有任何怨言。 鄭建國從盛嘉寧坐的小木墩旁扯出一個布袋,黑黝黝的眼睛看著鄭母:“阿奶,姨姨說這是叔叔給我的。” 鄭母驚呼一聲:“怎麼會在這兒,我明明記得他們拿走了呀?” 鄭母急忙拉開布袋的繩子,震驚道:“這麼多啊,這錢我們不能收,我去找老二,讓他給人送去。” 都是真金白銀啊,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但這錢她拿著燙手啊。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小夥子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