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長劍無言> 第47章 三件至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章 三件至寶 (2 / 3)

為其治傷。巨蛇得到救治恢復了體力,繞著隨侯的馬車轉了三圈,徑直向蒼茫的山林游去。第二年秋天,隨侯再次巡行至渣水地界,中午在山間驛站小憩。睡夢中隱約走來一位黃髮少年跪倒於他的面前,稱自己是去年獲救的巨蛇,為感謝隨侯的救命之恩特來獻寶。隨侯猛然驚醒,果真發現榻邊多了一顆珍珠。這顆碩大的珍珠似乎剛剛出水尚餘水漬,絢麗奪目,雍容華貴。隨侯嘆曰,一條蛇尚且知道遇恩圖報,有些人受人恩德卻不懂報答。隨侯得到寶珠的訊息不脛而走,引起各國諸侯的垂涎,經過一番明爭暗鬥,隋侯之珠落入楚武王之手。秦始皇剪除六國,統一天下,隋侯之珠又被秦始皇佔有,並被視做秦國的國寶。秦滅,天下大亂,隋侯之珠流落民間,不知所蹤。因隋文帝楊堅發跡於隨國舊地,後改隨為隋,世人便把隨珠改稱隋侯之珠。”

湯予說道:“這個傳說我也有所耳聞,但不知失傳已久的隋侯之珠為何竟在少林?”

宗凡展顏笑道:“日升月落,大江東去。一顆光彩照人的寶珠淹沒於滾滾的歷史煙塵中。可數百年後隋侯之珠重現人間,自然又引來一番腥風血雨,幾經輾轉被獻文帝拓跋弘所得。拓跋弘死後,其子拓跋宏繼位,史稱孝文帝。孝文帝篤信佛教,廣建廟宇,開鑿石窟,引四海高僧來朝。其中有一名天竺僧人名叫跋陀,深得孝文帝敬重。孝文帝為安頓跋陀祖師在少室山北麓敕建了一座寺院,便是我少林寺,並把隋侯之珠賜予跋陀祖師。跋陀祖師感激孝文帝深情厚意,便將隋侯之珠鑲嵌在唸珠上,從此隋侯之珠就成了我少林的鎮寺之寶。只是此珠過於耀眼,為免生事端從不輕易示人,故而天下之人並不知曉隋侯之珠在少林之事。”

湯予自幼生於極北苦寒之地家中清貧,後又遭逢變故,所以性格中帶有一絲偏激執拗,平日最討厭的就是擊鼎鍾食,膏粱錦繡,奢侈無度。世人眼中的奇珍異寶他視如蔽履從不放在心上,但今日一見這串念珠也不禁心神不寧。只因隋侯珠乃天下珍寶之首,唯有和氏璧可同它比肩。想當年秦昭襄王為得和氏璧與趙惠文王會於澠池,提出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後秦統一中華又以和氏璧做為國璽。可想而知這隋侯之珠應該是何等珍貴,真說的上是價值連城。

湯予呆了呆,沉吟自語道:“原以為隋侯之珠是一個傳說並不存在,豈料今日有幸一睹真容。”

宗凡頷首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過一顆小小的珠子,從古至今卻有無數人為了它刀兵相見,拼的你死我活,丟了性命。想想真是可笑。”

宗凡說罷扣上盒蓋,拿起另一隻木盒將其開啟。盒中居然也是一顆珠子,不過這顆珠子顏色暗紅毫無光彩。

“這是……”湯予說道。

“大還丹!”宗凡說道。

湯予又是一驚,大還丹是少林寺的獨門療傷聖藥,可治一切內外傷,有壯元陽,暖丹田,強筋骨,益精神,增強功力之效,甚至能起死回生。

宗凡把木盒放在石桌上,說道:“湯大俠可知大還丹的來歷?”

湯予搖頭說道:“我只知道大還丹是少林寺的療傷神物,至於來歷我卻不知。”

宗凡雙手合十朝空中拜了一拜,說道:“湯大俠可知達摩祖師和慧可禪師的故事?”

湯予一臉尷尬,說道:“達摩祖師的大名如雷貫耳,但恕在下孤陋寡聞,從未聽說過他和慧可禪師之事。”

宗凡說道:“達摩祖師原名菩提多羅,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早年得般若多羅法師教化,香至王歸天后,菩提多羅拜般若多羅法師為師,遁入空門,法名達摩。梁武帝元年,達摩祖師從天竺東渡中土傳揚四行禪法,可沒有得到梁武帝的器重,所以達摩祖師乘著用蘆葦製成的簡易小筏越過長江,北上洛陽。後達摩祖師雲遊至我少林寺,在五老峰的石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