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赤心巡天> 第七十三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票) (2 / 5)

勢。以為鄭氏失勢,果斷伸出觸手,還想要軍政一把抓……最後結果便是主脈一個都不剩。

如今會稽城裡,無人稱貴。以前動輒“血脈”,言必“歷史”,如今個個要撇清關係,說自己三代白身。

人和人之間的悲歡並不同。

越國的舊貴族勢力被極端手段一夕掃滅,從而產生巨大的權力中空,這也是巨大的機會。

整個越國各郡各城,全面展開官考,所有考官,全都是平民出身的官吏——為了今天,皇帝早就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昔日貴族把持朝政,平民晉升困難,天子愛才,專門建了一個翰林院,養住他所看上但又不便提拔的貧家子弟。

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寫寫文章,讀讀書,修史辯論。只有虛名,並無實權。貴族們也樂得留一個敬賢的好名聲。

現在這些人全部外放出去,填塞朝野,把持空缺出來的關鍵位置,全面配合越廷所推動的新政——他們如此關鍵又如此清貴,故天下謂之曰“清翰林”。

上升通道一旦開啟,頃刻波濤洶湧,死水變成活水。

貧家子弟奔走相告,壯志滿懷。

在這風雨飄搖的時節,也有百廢俱興,萬物發生。

時人或曰:踏公卿之骨,上青雲之梯!

政治改革當然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不是說皇帝陛下突發奇想,心念一動,一拍大腿,就能立刻改天換日。

革蜚看到,越國新政今天如高崖傾瀑勢不可擋,是高政在許多年前就開始佈局的結果。春種多年,於今秋收獲。

當年高政攜促成隕仙盟約之威勢,全面在越國展開吏治改革,要求“選官公正、貴賤同權”,朝中無人敢公開反對,但最後施行下來,卻並不順利,受阻於越廷下面的各大主城。以高政的手段,自上而下,也不難摧枯拉朽——但就在這個時候,他被迫下野。吏改自然廢棄,政綱中止,官道修為潰散。此後避世隱居,不問朝局。

許多年過去了,包括吏改在內,高政的許多政治主張再沒有被提起。朝野都敬他,貴族都服他,但在巨大的現實利益前,很多人還是寧願他一直是“隱相”,最好“只隱不相”。

革蜚也很多次聽高政講起過去,但這位老師好像從來不覺得遺憾、惋惜,只是平靜總結他當年所做的事情,做成的沒做成的。沒有波瀾,只有條理,彷彿在講另一個人的故事。

在高政死後的這段時間,獨居深山小院,對照著現今的越國國情一一回想,革蜚才慢慢地聽明白了那些往事,理清其間脈絡,一樁樁一件件,如在眼前。

當隱相峰也隱入高秋,他好像讀完了高政的一生。

他決定下山。

春種秋收,夏長冬藏。此刻下山,正是時候。

越廷至今沒有對革蜚的存在有什麼公開表述,這也讓他成為越國時局中,一個相對曖昧的存在。

他是革蜚,他下了山,當然要先回家。

革氏是越地最古老的家族,比越國的歷史都要悠久。當年越太祖在發動政變之前,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求得革氏的支援。

這樣一個家族,世代興盛,真正可以稱得上名門,底蘊深不可測——當然這也只是過去的事情。現在底褲都叫人看得清清楚楚。

革蜚覺得這具身體的父親,那個名為“革譽”的族長,實在是愚蠢。

把兒子送到高政門下當徒弟,這不等於將自己的心腹要害,裸露在高政面前嗎?為什麼這些人根本意識不到危險,死到臨頭也不知道自己就是高政所要解決的痼疾?

是老師偽裝得太好太狡詐,還是父親太愚蠢?

對革蜚來說,這並非是兩難的問題。這兩者並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時發生。

革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