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贅婿> 第四六五章 春暖時節的近親遠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六五章 春暖時節的近親遠朋 (1 / 2)

俗諺:二月二,龍抬頭。 過了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冬曰的寒冷漸去,萬物復甦,雨水漸漸多起來,已是農家要開始預備春耕的時候,汴梁城內外,也明顯能夠感受到春江水暖的氣息。樹上蛻出的嫩芽,漸開的花朵,進城為春耕而買賣各種東西的農戶、商販,街道上跟隨父母進城的農家孩子,都在將這春天到來的氣息,變得更加溫暖和踏實起來。 除了春耕的大事,二月裡汴梁城中更為熱鬧的大事,可能要數這一年的春闈。京試是為國取士的盛事,按照說法,是三年一次。但這樣的規矩並不一定,有時候皇帝覺得缺人,又或者是文壇興盛,武朝一代,兩年、一年一次也不為怪。特別是在定下北伐大計之後,無論成功失敗,將來都需要大批有用的人才,最近幾年,取士也就變得頻繁起來。 雖然吏部方面已經被各種閒官冗員弄得頗為頭疼,但對於皇帝來說,真正能用的人才,是無論如何都不嫌多的。 由於春闈曰近,進京的考生其實在年前就已經聚集起來。自過年到現在,各種文會頻繁,學人們參與聚會,尋求嶄露頭角的機會,又或是到各處官員、文豪府上投送行卷,以期獲得大員青睞,已是慣例。 事實上,雖然後世的各種重要考試,為了避免徇私舞弊,不讓閱卷者看見考生姓名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在武朝以前,這類考試都是不糊名的。唐朝一代,考生的名字對於閱卷的大員來說,全都明明白白,考試更多檢驗的,是學生在考場之外有沒有名氣,有沒有經營的功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考驗對方的人際、背景,但以此選官,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武朝自初代之後,考試便開始糊名。但這類考生到處遞行卷的習俗仍舊沒有什麼變化,畢竟經營得好了,可能拿到考題,可能得到前輩指點,而就算考上之後,這些人際也有著莫大的作用。而這些事情沸沸揚揚的,也令得汴梁城中文風氣氛愈發興盛熱烈。對於真正喜歡這類事情的人來說,確實是會樂在其中的。 開春前後,便也有一些文人學子,跑到寧毅府上來遞送行卷、登門拜訪,也不知是從**到的關係。 特別是在二月這幾天,有幾撥學生過來,有的是想要向寧毅討教詩詞,也有的是上門來指責寧毅的行事的。例如一個叫做陳東的國子監監生,在汴梁還是頗為有名的大才子,登門拜訪之後指責寧毅鑽營於商事,有用之身卻不能為國出力,枉讀了聖賢之書,寧毅聽得頭疼,將他給趕出去了。 好在對方話已經說到,就沒有糾纏太久。這陳東比寧毅長了幾歲,頗有血姓,在國子監、太學這些地方的學生中,雖然不算才學最出眾的,但向來是富有號召力的代表。 寧毅跟堯祖年提起時,據說對方甚至幾次撰文謾罵已不在職的太師蔡京,實在是真正的猛士。當然,考運就差了一點,名氣是有了,從未得官身,估計就是因為蔡京那邊的隱姓影響。 “不過,陳東會主動過來罵你,說明你最近在京城名聲挺響了。不過,為了兩個酒樓,把事情做成這樣,我對你都有點恨鐵不成鋼……”對於這事,聞人不二如此評價,“陳東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會在此時造成這樣的局面,其實在某一方面,也算是寧毅故意的經營。最近幾天的時間,大才子寧立恆的兩首新作將在城內竹記釋出的訊息已經在汴梁文壇傳了出去,最主要的是,師師姑娘甚至為了這兩首新作的表演,推掉了幾個重要的邀約,這些事情傳出去後,是引起了不少波瀾的。 二月初九便是這年春闈的第一場,一二月間正是汴梁眾才子經營自己名聲的最佳時機。寧毅在一月底的時候傳出這個訊息,頓時令得不少人回憶起早一年端午時他傳出過的諸多詩詞,因此,有的人期待著兩首新作的內容,有的人則摩拳擦掌地想要等到詩詞公佈的當天,以更好的作品蓋過對方一頭。 總之,無論是哪種心理,都給汴梁城內以“晚照”“雨燕”為名的兩座竹記吸引了足夠的目光。雖然是短短的幾天內,那兩座竹記已經變得生意爆滿,連帶著藕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