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第22章 婧慈婧司下峨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章 婧慈婧司下峨眉 (1 / 2)

峨眉山,峻峭秀美,聞名於世。

在金鏞城中,墨林七孔流血,整個北戎州籠罩在西梁鐵騎的陰影之下。江的另一邊,南戎州和橈唐並立,南北戎州的歷史悠久,卻又略顯稚嫩相比橈唐。

要說當今能與西梁比肩歷史底蘊的封國,不越江南北各有一處,北是中都府,南即橈唐。至於居中的蒼梧國,其奧秘太過深沉,暫且不提。

橈唐,西梁在江南最大的封國,自古以來,始終忠誠納稅進貢。直至長臨王時期,局勢動盪,唐王與北境中都府府主聯手起兵,在西梁七十一載,於橈唐與蒼梧邊界爆發峨眉戰役,這場戰爭持續四年。

最終,戰火平息,老邁的長臨王保全了西梁的顏面,各封國表面上仍尊西梁為主,但心中都明白,無論是唐王李淳還是府主公羊玄策,各有心思。大家收起旗幟,靜待時機,表面和睦,暗中算計,無需言表。

人心機巧,國事縱橫,大小事務,無非權衡得失。

峨眉山位於橈唐南部,江湖門派峨眉在此設立山門。峨眉雖不如不周山直插雲霄,卻自有一番雄偉風範。

峨眉的山門雄壯厚重,門派建築沿山而建,盡是雕樑畫棟。無人確切知道峨眉佔據了多少山峰修煉,也無人知曉峨眉究竟有多少江湖兒女。只見霧氣繚繞,山深人未識,一切都隱藏在雲霧之中,一切都隱匿於未知的人間。

不論如何評價,峨眉之大,確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峨眉山南山道,此刻一群白衣弟子正緩步下山,他們英姿颯爽,衣袂飄揚,如同白鶴翱翔天際。

峨眉弟子偏愛長袍廣袖,外罩絲綢長袍,頭戴高聳的冠冕,比墨林的道冠高出些許。腰間懸掛著細長的繡囊,裡面藏著何物,無人知曉。

眾人行至山脈半腰,眼前矗立一座細長的牌樓,形似三層高閣,上面黑白兩色交織,全然刻畫著仙鶴單足騰空的姿態。

這些仙鶴仰首凝視著兩側翹角的方向,長長的頸項密密麻麻,彷彿有數千之眾,遠觀之下左右對稱,盡顯雄渾之氣,隱約透露出淡淡的玄妙之意,既壯觀又別具匠心。

一位老者端立於牌樓下方,仙姿飄逸,眼神含笑。

“各位同門此行何往,可有掌門親筆信函以示證明。”

眾人止步於牌樓之前,一位身材修長的男子從人群中走出,面容俊美,氣質謙和,周身並無傲慢之氣,雙眉舒展,無半點兇悍之色。

他含笑向前行禮,峨眉派的禮節優雅得體,雙手握拳,僅留食指與中指併攏,交叉指向耳垂,隨後微微俯身,不卑不亢,既保持了尊重與風度,又不失莊重與禮數。

“長風前輩,晏池遵照掌門之命前往北戎州救援,這是掌門的手書,請前輩過目。”

男子說完,取出信函遞給老者。老者接過信,看完後眉頭卻微蹙。

“你帶領數百人下山,峨眉派自創立以來,除了那次大戰,未曾有過如此陣容。掌門信中語意含糊,只提及北戎州官員叛亂,牽扯西梁,此事究竟為何,藍師侄能否如實相告?”

藍晏池笑容依舊溫和:“長風前輩多慮了,武林人士還是少涉足政事為宜。這次下山純為武林之事,北戎州雖與西梁朝廷有關,但也是武林之地。師侄會妥善照顧同門兄弟姐妹,不必讓前輩費心。”

老者聞言輕撇嘴角,臉上依舊掛著憨厚的笑容。他掃視藍晏池身後的人群,最後視線落在前方的兩位白衣女子身上,笑意更濃。

“真是少見,平時深居簡出的婧司、婧慈都被你帶出來了。你是覺得老夫眼花耳背,還是不懂世故呢?這次下山,你是私帶家屬了吧?”

李長風所指的兩位女子就在藍晏池身後,都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只是神態迥異,一位長髮披肩,平靜淡雅,另一位則束髮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