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第70章 海潮湧動人心浮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章 海潮湧動人心浮動 (1 / 4)

墨林問:“去哪裡?”

“一個可能能找到答案的地方!”

說完,鄴王就走了,墨林靜靜地跟著。周圍的禁軍不敢阻攔,只能遠遠地跟在他們後面。雖然鄴王目前被禁在宮廷,但只要不離開後宮,他依然能自由進出。畢竟,賀華黎再有權勢,對鄴王也總是給予幾分面子。

夜色深沉,風高月黑,鄴王披著大紅猩猩氈,走路帶風,步伐如龍似虎。

“我知道有個人知道過去的事,但我並不認識她。從小我就常去看她,起初覺得她充滿童趣,成年後就不再去了。以前覺得那裡寧靜,她也有趣,長大後卻突然覺得她像個瘋子,甚至讓我有些害怕!”

墨林:“你認為她可能瞭解紫宸國公和百里太后的往事,讓我去詢問以查明案件,是這樣嗎?但你怎麼確定我能問出真相呢?我名義上是太子涼的人,就算我真的有所發現,殿下你真的會相信嗎?”

鄴王:“病急亂投醫,我也不確定她和案件有什麼關聯,我只是想讓你幫我弄清楚,她到底和紫宸國公有什麼關係!”

墨林不再提問,兩人快步離開王府,默默走在宮群中,兩側侍衛舉著黃色燈籠,像一條澄黃的溪流,曲折流淌,越往前走越顯得荒涼。

西梁歷一六二年,北戎歷鴻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審案第七天。

上午辰時,大海潮生閣。

陵陽城中有兩座閣樓最為著名,一是大道登仙閣,另一便是大海潮生閣。北戎國的皇帝崇尚道教,全國遍佈道觀,仙鶴飛翔,到了紫宸國公時期,求仙問道更是盛行,丹爐的香火不斷燃燒。

可惜紫宸國公福分淺薄,早早去世,離開了西南大道,還沒來得及享用煉製好的仙丹妙藥,就把肉身凡胎拋向了九霄雲外。加上百里太后的案件牽扯其中,滿朝老臣一番折騰,北戎國這片天地的煉丹事業徹底破敗。而道教也因此衰亡,司馬種道曾是國師,大道登仙閣就是為了他修建的,他本就是懂得審時度勢之人,北戎國失去了香火,自然要另尋寶地。

道教原本就隱於世,他一走,大道登仙閣的韻味也隨之改變。剩下的道士並未真正傳承,講道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所以閣中的道士紛紛出關遊歷天下,成為了四方行走的地理風水師。畢竟,執掌全國道教的司馬道士本身就不太入流,下面的人素質參差不齊也就見怪不怪了。

因此,天下動盪時,道士的名聲如同過街老鼠,但道門中仍有高人,只是他們深居簡出,或者在閣中深處辟穀修煉,從不涉足世事,也不做宣傳,所以知名度不高,反而風水相師的口才更受大眾歡迎。

這就是大道登仙閣,衰敗後門庭冷落,而大海潮生閣後來居上,在魁門的秘密經營下日益興盛。然而說到底,大海潮生閣原是一家藏書館,收藏天下古今典籍,以往太平盛世,科舉考試年年舉行,讀書人的拜帖絡繹不絕。如今天下動盪,學術凋零,閣中求學者也少了許多。

儘管時局動盪,讀書人始終存在,世間偽讀書人漸少,他們不再以世道艱難為藉口自我沉淪。因此,不論是亂世還是盛世,真正的讀書人總會來到京都陵陽,在潮生閣度過春去秋來的時光,日復一日研讀詩書典籍。這種區別,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心態,一種敬畏之心。天地如同熔爐,文章則有其精神骨架,這正是大海潮生閣門前對聯所傳達的含義。

靈瑜帶著大酒保站在門口,凝視著兩側的對聯出神。這時,有侍者出門迎接,看到靈瑜,溫和地笑道:“郡主又來找公子了嗎?”靈瑜抱起胖狗,大酒保已在地上打起了呼嚕。她點點頭,牽出胖狗的爪子輕輕揉搓,胖狗舒服地哼了幾聲,睡得更深了。侍者笑了笑,側身示意:“請跟我來。”

進入內室,穿過寬敞的大堂,各區域分工明確,有的陳列經書義理,有的記載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