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小族長的奮鬥> 第30章 流 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章 流 年 (1 / 2)

翌日午後,城主府。

昨天自靈源村一行後,周勃回到城主府,腦子裡便一直在想著那裡的所見所聞。張家在安置區的種種作為,是有頗多可引鑑之處的,若能好好總結下來,推行於各地方,未嘗不能造福萬民。若各地方官員皆按此實施,不僅有利於安置工作的開展,也必可減少百姓諸多苦痛。想到這裡,周勃連忙伏於案上,奮筆疾書,將靈源村之事一一細寫下來,準備上書皇帝,將此方略,提供給其他地方,以作參考。只是寫到防疫的部分,卻有諸多不明就裡之處,畢竟是要呈給帝皇朝堂的,自然不能馬虎以待,因此想著,這些事情,既然是張恪提出來的,不如明天問問他。忍著心癢難耐,到得翌日午後,張恪到來後,連忙將他招到眼前詢問了起來。

張恪聽完老師的詢問後,笑道:“我一個小孩子,哪裡會懂防疫之事。只是因為家裡有本書叫《溫疫論》,是一位叫做吳又可的醫師寫的,我就將裡頭的一些講法跟張叔嘮了嘮,沒想到張叔還真用上了。”

周勃聞言,皺眉想了想後,疑道:“《溫疫論》?吳又可?我怎麼竟不曾聽過?”

張恪聞言,伸手入懷,掏出一本書,雙手遞給老師。昨天晚上,張遠回府後,將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張恪後,他就料到老師或會對此有所疑惑,因此早有準備。唉,以後還是要跟張遠說一下,別為了拍馬屁,把啥事兒都招了,不知道少爺想低調一點嗎?

周勃接過書,便立即翻看起來,《溫疫論》開篇有云: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此異氣,吾謂之“戾氣”者也。此氣無象可見,無聲可嗅,其來無時,其著無方。吾每見時醫者誤以正傷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醫者彷徨無措,病者日漸危篤。病癒急,則投醫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吳又可最後嘆道:守古法則不知今病,舍今病而別搜古書,投之不效,徒增萬般痛苦,千載以來,何生民之不幸如此。書中又細述種種防疫治疫之法。

見周勃看得入迷,張恪笑了笑,自去一旁溫書。周勃學問精深,不想卻不曾知道此書,越看越覺得此書精妙,發人深省。他學問淵博,對醫理之事,也有所涉獵,對此書所言之事,頗為認可讚歎。良久之後,周勃看完,長嘆一聲:吳又可,當為一代宗師矣。又想了想後,朝張恪道:“敬之,此書予允為師謄抄一份。”張恪自無不允,點頭稱是。周勃招來下人,吩咐一番,下人領命後,拿著書躬身而去。周勃略微檢查一下張恪的功課後,便匆匆而去,續寫奏書。不一會兒後,下人將《溫疫論》送還張恪,張恪接過來,便揣進懷裡,向師孃和薇兒告別後,便離開了城主府。

關於如何防治傳染病,另一個時空裡,張恪是深有所感的。想起上一世時,被疫情折磨得欲生欲死的,若非國人團結一致,各路英雄奮不顧身,國家頂著巨大的壓力,運用各種各樣前所未見的手段,還不知道要被摧殘成什麼樣了。這一世,自然沒有那些科學手段的。然而,這並不代表就對此毫無辦法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這個時代必然有這個時代的能人異士,出來救世濟民。張恪發現了這本書,它的出現不僅僅是天意,也是人族文明不斷發展進步的必然。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生活又回到了既定軌道中。北方,戰事依然沒有太大變化。人族百萬移民正有條不紊地往南撤離。此舉已初見正面效應,糧草輜重,武器箭矢的輸送壓力大為減輕,北方軍的戰略戰術更為清晰明瞭,十個軍事重鎮互為奧援,狼族雖仍佔著大片人族土地,但大勢上對人族卻已日趨有利。

比較麻煩的,其實還是移民的安置問題。尤其是隨著夏季的到來,各地移民已開始有疫情出現。恰於此時,周勃的奏書送呈至皇帝案前,連帶著還有《溫疫論》一書。朝堂之上,眾大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