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章 玉搔頭 (1 / 2)

丫鬟夏荷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蘇錦在人前只說是那日夏荷打碎了她心愛的花瓶,她一怒之下便將人發賣給了人牙子。夏荷五歲被買進蘇府,在蘇家侍候了蘇錦十幾年,如今一朝被打發了,竟無人問津。畢竟不過是個下人,又無父無母,人們自然不會去關心一個毫無根基的小丫頭的死活。再說,蘇府過幾日還有大事發生,眾人正忙得不可開交。

蘇家兩位姑娘的親事終於定了下來,三日後兩位日後的姑爺便要登門拜訪,蘇府會辦一場相親宴,以饗貴客。

雖說蘇錦、蘇若的親事已是板上釘釘,相親宴不過是走個過場。但蘇府未來的二位姑爺來頭不小,一位是陛下心腹,一位是新貴探花,自然是不能怠慢。因此上至蘇家太夫人,下至燒火丫頭全都忙得腳不沾地,全府最悠閒的反倒是就要成親的兩位姑娘。

蘇若自是不必說,她心裡頭清楚自己和柳暮江的婚事不過是個權宜之計,她二人也早就見過,還做過同謀,蘇若對這位未來的夫婿自然沒什麼好奇之處。反而是蘇錦,她與即將見面的錦衣衛指揮使趙璞之素未謀面,竟也看不出半點兒待嫁新娘的緊張和羞怯,自從蘇廷楠對她下了最後通牒,她似乎是認命了一般,整日只悶在屋子裡發呆。

——

轉眼便到了相親宴這日,趙璞之與柳暮江均備酒禮而來,兩人前後腳進門,轉瞬便被蘇承和親自迎進蘇府的後花園內。

蘇家將今日的相親宴設在了花園的水榭之內,湖邊楊柳春風,水波瀲灩,景緻甚好。

趙璞之雙親早亡,柳暮江的寡母尚未抵達都城,因此這場相親宴除了他二人外,只有蘇府親眷,算得上是家宴了。

蘇老太爺蘇長青對這兩樁婚事著實滿意,柳暮江自是無須說了,他科舉前便是蘇家長孫蘇承和的密友,又借住蘇家多日,與蘇長青有師生之誼,席間推杯換盞,談笑風生,愈發顯得人品風流,俊逸風雅。

而初次登門的趙璞之,亦是名不虛傳。他雖生的遠不如柳暮江俊美,卻也目光威嚴,面容稜角分明,冷峻周正。今日他脫下了那身令滿朝文武膽寒的飛魚服,換上一身寶石藍的長衫,掩去一身的肅殺之氣,只大馬金刀地坐在案旁,頗有男子氣概。席間有些沉默寡言,卻也是舉止有禮,進退有度。

轉眼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要行“插釵”之禮了。如新人中意,男子便以金釵插於女子繯髻之上,名曰“插釵”。既已插釵,則媒人通好,兩家就此議定親事。

先是趙璞之與蘇錦行禮,趙璞之走到蘇錦面前,目不斜視,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再看蘇錦更是面上毫無波瀾,像個提線皮影,無悲無喜。二人相互行禮後,趙璞之便從僕人手中的捧盒裡拿起一支華麗的金步搖,端正地插入蘇錦的鬟鬢上,然後又周到地一揖,冷靜地說道:“得娶姑娘,在下三生有幸。”這便算是禮成了。

接下來自然是柳暮江和蘇若了。二人默契地對面而立,行禮後,柳暮江忽然向著蘇若邁了一大步,兩人離得極近,從遠處望去,似乎像是蘇若偎進了柳暮江的懷中一般。

蘇若被他孟浪的舉動唬了一跳,正要後退,只見柳暮江此時已執起了一支頭釵,用只有蘇若能聽見的親密語氣低喃道:“別動,不然這釵就插歪了。”

蘇若這才看清柳暮江手中的頭釵,不禁眼前一亮。這釵並非定親宴常用的金釵,而是一支精緻的玉搔頭。通體碧綠,青翠欲滴,簪頭雕著一隻鵠鳥,似乎淩水而掠,展翅欲飛。

柳暮江儒雅的聲音中壓抑著情愫流轉,緩緩說道:“暮江自幼為了生計輾轉多地,本是個飄零之人。如今得遇若兒姑娘,方有了醉倚玉搔頭,幾曾知旅愁的歸家滋味。今日以這支玉搔頭相贈,但願君心似我心,永不負相思意。”說完,輕柔地將玉簪斜插入蘇若濃密的偏雲髻上,白玉般修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