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章 超度 (1 / 2)

蘇承和依舊在榻上要死不活地躺了幾日,人已然是瘦的脫了相。其母王氏已是心急如焚,就在束手無策之時,也不知從何處打聽了個法子,說是蘇承和這副模樣並非生病,乃是被怨鬼纏身。若想活命,需在古剎寶寺為冤魂超度,做一場隆重的法事,如此方能令逝者早日投胎,不在人間糾纏不清。

王氏瞬間便想到了那日在船上跳江自盡的琵琶樂伎,哪裡還有不信的,登時如獲至寶,便慌忙請蘇廷楠定奪。

蘇廷楠聽罷,輕拍桌案,眉頭一皺,說道:“婦人之言,豈不聞子不語怪力亂神,此事父親是絕不會同意的。”

王氏見夫君不允,已是掩面流淚:“我知老爺不信鬼神之言,只是承和如今只剩半條命了,再如此下去,恐怕......他雖荒唐,我也只能苦苦以他為法,若是承和就此去了,我也不能活了。”

蘇廷楠左右為難,躊躇道:“只怕做法事也未必有用。”

王氏見他有鬆動之意,忙道:“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再說自打下船後,我便時常夢見那琵琶樂伎,一想到她被撈上岸時,那張臉慘白慘白的,就整夜難以入眠。也許超度一番,能令亡者安息,也算是一樁善事。”

蘇廷楠雖然心硬如鐵,但想起那具溼冷僵硬死不瞑目的屍體,也是有些發虛,便勉強答應下來,就以為蘇承和祛病祈福為由,在天覺寺請高僧開道場,實為給那琵琶樂伎超度一場。

此事稟到蘇長青面前,他雖恨蘇承和不爭氣,但那畢竟是他看重的長房嫡孫,若是就這樣走了,蘇家怕是後繼無人,便只得點頭同意了。

事關蘇承和性命,蘇府眾人便緊鑼密鼓地張羅起來,很快定於三日後的黃道吉日,開壇做法。

這場法事的原由,王氏在蘇承和清醒時,和他細細說了。蘇承和聽後,竟然眼中泛起了淚光,說什麼都要跟著一起去,全當送心愛之人最後一程。王氏無法,只得在做法當日,命下人好生將蘇承和抬進軟轎內,一家子車馬轔轔前往天覺寺。

——

因老太爺和太夫人都出了門,自然無人膽敢怠慢,就連二房的姨娘青蓮也被長房王氏夫人支使,與一群管事婆子伺候茶水點心。青蓮敢怒不敢言,也只得聽吩咐做事。

眾人到了天覺寺,只見寺院住持親自相迎,寶剎恢弘,佛像莊嚴,一眾高僧分列兩排,虔誠誦經,寺內香火繚繞,在和尚一句一句的唱唸中直達天際,超度亡人。

蘇府之人皆是靜默,蘇廷楠和王氏領著闔家之人上香祭拜,蘇承和在下人的攙扶下早已哀哀痛哭,他雖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喊出琵琶樂伎的名字,心中卻已悲痛欲絕,因久未進食,病體虛弱,很快便又昏了過去,王氏又慌忙令下人將蘇承和扶進禪房休息。

法事已畢,蘇廷楠又給天覺寺捐了一筆香火錢,眾人在禪房稍事休息,用過素齋後,還要聽住持講一場經課,如此方才圓滿。

蘇若跟在母親容氏身後,看到站在身前的父親蘇廷柏面上早已十分不耐煩,她心思一動,便隨口對容氏說道:“母親,今日這陣仗看來,還要好久方能散場,幸虧女兒臨走前已將丫鬟紅玉留在家裡看屋子,等晚間歸家,熱茶熱飯都是現成的,也省得您再操勞。”

容氏寬慰地一笑:“還是若兒想得周到。”

蘇若的一番話,聲音不大不小,一字不漏地落進了蘇廷柏的耳朵裡,他頓時顯得更加難耐,又在原地百無聊賴地站了一會兒,趁著兄嫂服侍蘇長青夫婦去禪房用膳的時候,轉頭對容氏說道:“我衙門裡頭還有公事要忙,先走一步,若是父兄問起,就幫我支應幾句。”說完,帶了個隨身小廝便急吼吼地走了。

容氏自然勸不住,只得想著待會兒若是婆母問起夫君的去向,該如何遮掩。蘇若卻是心中哂笑,今日二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