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129章 天皇使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章 天皇使團 (1 / 2)

官道上,一行人頂著風雪疾馳。自從範亭成為東廠廠公後,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艱難行程了。蕭敬建議讓範亭去天津找回太子。得知太子去了天津,範亭也大吃一驚,他知道這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任務。但似乎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如果派文臣武將去追,恐怕只會把事情鬧大。

宮裡派去的人沒那個分量請動太子,宮裡有分量的就數我身子骨硬朗,只能我這個東廠提督親自去天津一趟了。

範亭一路打聽那隊四輪馬車的蹤跡,緊緊跟隨。

還好,他們確實是往天津的方向行進,還在驛站換了馬。

讓我驚訝的是,我一路策馬疾馳,卻還是沒能縮短與太子的距離。

這馬車怎麼跑得跟馬一樣快了?

三天後,範亭趕到天津城,不費吹灰之力就打聽到了太子去了報社。

我一刻也不敢耽擱,直接去報社找朱厚照。

看著報社門口的官兵,我不禁皺眉,誰要對太子不利?

這些官兵並非針對太子,他們是來抓一群日本人的。

準確地說,是來抓日本天皇派出的朝貢使團。

日本的天皇據傳是日本神話中創世神天照大神的後代,同時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是日本的國家象徵。

不過,日本天皇實際掌握權力的時間並不多,更多時候是作為國家的象徵存在。

從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處於武士階級掌權、實行軍事封建統治的“幕府時代”,期間天皇的權威幾乎喪失,國家主要由武士控制,天皇成了傀儡,類似於東漢末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如今是日本的戰國時期,整個日本的面積大約相當於明朝的一個省份,分成六十多個國家在混戰。

日本天皇也想趁亂有所作為,在一些忠實追隨者的支援下,奪回了一些權力,在日本國內喘了口氣。

今年又是向大明朝進貢的日子,日本天皇就想起了自己的便宜大哥,希望透過進貢獲得明朝的支援,即使不行,進貢也能得到不少好處。

中國歷史上常有“強漢盛唐”的說法,也有疆域廣闊的元朝,但向中國稱臣進貢最多的並非這些朝代,而是看似低調的大明王朝。

漢唐盛世時有幾十個附屬國,而明朝居然有一百四十多個附屬國。

明朝為何如此硬核,能吸引萬國來朝,成為史上擁有最多附屬國的王朝呢?

首先,明朝初期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明初的軍隊戰鬥力極強,擊敗了曾經威震天下的蒙古大軍,將他們趕回了北方草原。

曾經被蒙古人統治的西域各國紛紛獨立,此時能打敗蒙古大軍的明朝就成了這些小國的倚靠,他們都願意嚮明朝稱臣進貢尋求保護。

這種保護不僅能調解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對國內圖謀不軌的叛賊也是一種震懾,那些未得到明朝冊封的國王存在被替換的風險。

其次,明朝初期大力發展海軍,鄭和七下西洋極大地擴充套件了明朝在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影響力。

從1405年至1433年,鄭和領導的海軍進行了七次遠航,抵達東南亞、印度洋、紅海及非洲東岸,震懾了所有敢於挑釁明朝的外敵,建立了一系列海外據點,成為了維護地區和平的強大存在。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紛紛嚮明朝臣服並進貢。在明永樂年間,明朝的藩屬國數量激增,多達四十多個,最終總數超過了一百四十個國家。明朝還秉持著以豐厚回饋為原則的外交政策。自古以來,中國的皇帝都熱衷於萬國朝拜,對外採取“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方針。尤其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他出身平民,特別渴望展示其文治武功,因此大力推行這種表面光鮮的外交政策。任何前來朝貢的使者,從踏入中國領土開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