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146章 音樂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6章 音樂盒 (1 / 2)

王守仁發現他閉門苦讀的這段時間,太子又發明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回輪車床、新型高爐、四輪馬車、座鐘...每一件都精妙絕倫,每一件都有大用途。然而,王守仁的心結仍然是蒸汽機,他問朱厚照何時能研究出蒸汽機...

朱厚照微笑著說,急功近利可不行,我們的進展已經很快了,等條件成熟,蒸汽機自然就會問世。

王守仁之前和朱厚照深入討論過蒸汽機的事,他知道這不是能急於求成的專案。況且,目前確實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比如新型高爐的誕生,已經解決了製造蒸汽機所需材料的問題。六輪車床的出現,則解決了精密零件加工的難題。在研製蒸汽機的過程中,還意外催生了座鐘和四輪馬車的發明。王守仁盡職盡責地推廣格物學,不遺餘力地為它宣傳,還真為西山吸引了一批致力於格物研究的人才。

科舉結束後,王守仁終於有了大量時間專心研究格物。他之前一直掛念的座鐘,在朱厚照的啟發下,他也徹底研究通透了。而且,王守仁在研究座鐘的過程中,無意間還發明瞭音樂盒,這讓朱厚照感到十分驚訝。聖人就是聖人,隨便動動手就能創新。

王守仁在研究座鐘時,覺得報時的聲音太單一,想探索新的報時方式。他嘗試創造出多種不同的聲音,突然想到,為何不能把這些聲音組合成一首樂曲呢?音樂盒原本是由瑞士鐘錶匠安託·法布林在1796年發明的,而王守仁將這一發明提前了近三百年。

起初,王守仁設想讓鍾在不同時間播放不同的音樂,但後來發現並不實際。首先,不如現有的座鐘按點敲擊來得直觀,人們需要記住特定的音調對應的時間。其次,即使人們記住了,時間久了也會厭倦。最後,給座鐘新增這種特殊報時器會顯著增加成本。

當王守仁告訴朱厚照他的發明失敗時,朱厚照建議他再試試,研發一個專門播放曲目的音樂盒,也不錯。王守仁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於是繼續沿著這個思路研究。結果真的成功了。音樂盒一經上市,受到了大眾的熱烈歡迎。

在那個時候,聽音樂是種奢侈享受,普通人在婚喪嫁娶時聽到的音樂可能是他們一生唯一接觸的曲目。去戲園聽戲,就像現代人去聽音樂會一樣珍貴。儘管音樂盒只能播放一首簡單的曲子,但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能儲存音樂的機械,已經足夠令人驚歎。而且,每個音樂盒只能播放一首曲子,也有其優點,有人願意花大價錢收藏多個音樂盒,特別是女子會所的貴婦們,對音樂盒的蒐集尤為痴迷。

朱厚照因音樂盒意外賺了一大筆錢。他在《大明萬年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音樂盒的發明過程,並宣佈將向發明者王守仁支付一筆“專利費”——一次性支付一萬兩白銀,並承諾只要音樂盒持續生產,每年都會給王守仁豐厚的分紅。

《大明萬年報》透露,如果有人創造出實用的東西,可以送到西山,西山會支付專利費和分紅。王守仁並不想接受這筆錢,他聲稱音樂盒的發明純屬偶然,還得益於朱厚照的指導。此外,製作音樂盒的場地和材料都是朱厚照提供的,所以他覺得不應該收這筆錢。但朱厚照堅持認為,這是對發明者應有的獎勵,沒有獎勵,誰會有動力去發明創新呢?你不收,就是在樹立壞榜樣啊!王守仁明白“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收下這筆錢可以激勵天下研究學問的人。所以,他決定接受!必須接受!

王守仁的故事透過報紙廣泛傳播,激發了許多對發明創新感興趣的人。從此,西山不斷收到各種奇特的發明。還真有一些是有用的。一個叫徐傑的年輕人,結合掛鐘的齒輪原理和四輪馬車,初步研製出了腳踏車。朱厚照對此感到震驚,他意識到自己對發明創造的影響正在顯現。平時他只騎馬或坐馬車,忽視了腳踏車的存在。現在卻被一個無名之輩發明出來了。不論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