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166章 去天津啊......不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6章 去天津啊......不行 (1 / 3)

王軾知道弘治和朝廷都牽掛著貴州的叛亂,平定後迅速寫了捷報,透過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弘治在七天後收到了米魯之亂已平定的捷報。

弘治還有點不敢相信,這也太快了吧... ...

王軾是個很正直的人,他沒有貪功,反而在捷報中大肆讚揚王守仁。他說王守仁智謀高超,佈局巧妙,還勇敢地乘坐熱氣球到戰場親自指揮,親手殺死了叛軍領袖阿保,捉拿了米魯。

弘治皇帝都被驚呆了!他沒想到王守仁如此英勇。

弘治不知道的是,王守仁除了勤奮讀書,還特別喜歡討論軍事,他的箭術也非常出色。自從西山研製出了穩定且精準的火槍後,王守仁就開始練習槍法,進步神速。就連朱厚照看到都羨慕,感嘆聖人的槍法就是不一樣。

朱厚照還特地製作了一把火槍送給王守仁,而王守仁就是用這把槍擊斃阿保的。在捷報中,王軾也順便誇讚了太子,認為戰役能迅速取勝,關鍵在於太子發明的熱氣球,飛球營功不可沒。

弘治看到這份捷報,更加高興,命令將捷報抄送給各個部門,讓那些常罵太子的人看看。平定叛亂的王守仁是太子極力推薦的,而關鍵的熱氣球,正是他們口中的奇淫技巧。看他們以後還有什麼臉面罵太子。

儘管朱厚照早就知道了米魯之亂被平定的訊息,但他也不能大肆宣揚。

弘治召集大臣們商量如何封賞。王軾是天順八年的進士,年紀大了,對名利看得淡,之前多次請求退休,原本就在南京右僉都御史的職位上安度晚年,這次也是臨危受命再次出山。由於這次平叛有功,他被提升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要事務,弘治還特別給他加了太子少保的頭銜。

王守仁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剛入職,原本屬於文官,但這次卻因戰功立下了大功。明朝有不少文官憑藉戰功獲得榮譽,最著名的就是保衛京城的于謙,他也被稱為於少保。

經過大臣們的討論,決定提升王守仁為廣安知州。朱厚照對此表示反對,他懷疑大家是想把王守仁調走,畢竟王守仁是庶吉士,理論上可以選擇不去地方任職。

為什麼要把他調到四川呢?難道是要讓他去吃火鍋嗎?那時候辣椒還沒傳入,四川火鍋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才流行起來。

李東陽向朱厚照解釋,王守仁太年輕了,去地方鍛鍊一下也是好事。況且廣安州是個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直轄市,去那裡任職就是正五品官員,待遇並不差。王守仁現在掛著的正三品按察使是個虛職,只是為了平叛臨時安排的,不可能因為這次功勞就轉為正式職位。

實際上,王守仁只是翰林院的庶吉士,這個身份類似於中央黨校的學員,沒有品級。通常,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滿三年並透過考核後,會被任命為六部主事(正六品)或御史(正七品)等職務。

現在按照王守仁的功績,讓他去一個有實權的直轄市當市長,鍛鍊幾年,再調回中央,這其實是個很好的晉升途徑。

朱厚照不滿地說,王守仁這麼有能力,還需要鍛鍊嗎?

那這樣吧,兵部郎中是正五品,讓王守仁當兵部郎中挺合適的。

正五品是個分水嶺,升到正五品以上才算是高官,很多官員一輩子都卡在從五品上。

弘治覺得朱厚照太袒護王守仁了,雖然王守仁出色,未來前程無量,但這麼年輕就當兵部郎中,以後怎麼再給他升職呢?

弘治表示反對,想給王守仁封賞等他自己當皇帝再說,那樣王守仁會更感激他。

朱厚照堅決不想讓王守仁去地方任職,於是提議,如果不給兵部郎中,至少給他個兵部員外郎(從五品)吧。

雖說朝廷京官的級別通常比地方官高,但兵部員外郎和廣安知州哪個更有價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