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85章 弘治:我生了個什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章 弘治:我生了個什麼 (1 / 2)

內閣會同意太子的要求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劉健在票擬上明確表示反對,遞呈給皇帝。

此刻,劉健的責任感顯現無疑,

他已經無需透過反對他人來獲取聲望,

聲望是為了獲取利益,作為晉升的階梯。

明代文官無法封爵,成為首輔已是文官的最高榮譽,無法再升。

而反對太子,終究無益可圖。

若太子心胸狹窄,日後晉升時說不定會降級追責。

李東陽和謝遷看著劉健的票擬,沉默不語。

三人共事已久,無需虛偽的客套。

一切盡在不言中。

奏摺經弘治硃批後退回內閣,

果然與內閣意見相左。

此時,內閣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遵循大老闆弘治的意願行事,

\"封駁\"即為拒絕並退回旨意,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通常內閣若對皇家的批示有異議,會直接攜奏摺面見皇上。

然而,三位閣老大臣歷經宦海波瀾,心中皆有明悟,這次弘治皇帝站在了太子那一邊。

帝權與內閣的關係錯綜複雜。

當初朱元璋因擔憂丞相權力過大,便廢除了丞相之職。

然而,君王一人難以負荷所有政務,於是明朝設立了內閣,輔助皇帝處理政事。

內閣既依賴於皇權,又代表著文官群體,需在皇權與文官集團間尋找平衡。

如今,報紙的出現猶如一塊誘人的蛋糕,引起了皇權與文官集團的覬覦。

如何分割,三七分,四六分,還是五五分?決定權在於皇權與文官集團誰佔據主導。

太子的意圖昭然若揭,欲獨享整個蛋糕,不讓文官集團分得絲毫。

內閣三位閣老已預見到此事難有善終,預計明日便會有奏疏呈上,爭奪這塊蛋糕。

此刻,他們急需向弘治詢問,試探其底線。

這塊蛋糕,你最多能留給文官多少?別打算全部吞下。

劉健已在太子的奏章上提出建議,接下來輪到李東陽和謝遷行動。

李公深思熟慮,劉公果斷決絕,謝公更是能言善辯。

不知李東陽的智謀與謝遷的說服力能在弘治面前爭取到多少利益。

二人帶著奏章面見弘治,不久後返回。

弘治表示,報紙之事無足輕重,不過是太子的玩物,文官們不必與之爭執。

話雖委婉,但弘治的決心堅定,文官集團應放棄爭奪。

通常,此類事情會拖延一段時間觀察,慢慢協商。

然而,有人無法忍受等待。

奏章在通政司與皇宮之間傳遞,經多人之手,保密性難免受損。

李東陽和謝遷面見弘治之事也被曝光。

次日,逐漸有人上奏參與報紙的爭奪,向弘治施壓。

面對這些奏章,弘治採取了\"留中不發\"的策略,即知曉意見卻選擇置若罔聞。

然而,問題不能久拖不決。

僵持數日後,內閣唯有祭出殺手鐧——廷議!

眾人齊聚一堂,哦,不對,應該是皇上坐著,群臣站立。

雙方不能再僵持下去,必須共同商議解決問題。

廷議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

正式的會議是特意為某一議題召集,將有關人員聚集一處深入研討。

非正式的場合,則是在朝會上提出,讓眾人共同參與討論。

只有重大事件,才會啟用正式的朝廷辯論。

於是,報刊登載的事務便決定在朝會上集體商議。

宰相已事先告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