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1635改變世界> 第46章 明朝大陸的變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章 明朝大陸的變局 (1 / 3)

新春之際,將軍府一紙新財年預算計劃震驚天下,大手筆的投入和毫無掩飾的魄力無不令人矚目。

海峽對岸的寧波府也備受影響,現在的定海縣已經緩緩成為了一個影響寧波府乃至江南經濟體系的關鍵因素,說是定海縣打一個噴嚏,寧波府也得跟著感冒也是毫不誇張地。

如今寧波府在貿易繁榮時節,每月都需要向定海縣輸出大量的木材、原礦、生絲、桐油、棉花、糧食等等農礦業產品,每月平均總出口額高達二十萬兩白銀上下,儘管出口的都是一些原料或者初級產品,但也算是獲利頗豐,因為這些貨物都屬於定海縣海關進口名錄中低關稅甚至是零關稅的進口物品。

另外書籍、文具、文物字畫等一些具備文化屬性的進口物品也屬於低關稅類別,唯獨令人寧波府牙癢癢的就是定海縣死活要對文玩、玉石、傢俱等等高階奢侈品進口收取離譜的關稅,這讓人很惱火,但卻又無可奈何。

寧波府進口自定海縣的商品比起他們的出口就更多了,每月寧波府至少要從定海縣進口至少三十五萬兩白銀以上的貨物,其中包括各類鋼鐵製品、食鹽、布匹、皮製品、藥材、船舶、馬車、建材等等貨物,這樣進口需求伴隨著時間發展顯得越來越旺盛,寧波本地也有著越來越多的商人士紳幹起了進口轉內銷的生意,進口大量貨物前往長江沿岸的內地城鎮銷售,也是狠狠賺了一筆。

最最重要的就是目前定海已經成為了寧波方面絲綢茶葉出海的唯一路徑,甚至連大量江南其他各地絲綢茶葉也寧可轉道定海這邊進行出口,因為這邊的收購價格更高,並且配套服務也完善太多了。

此消彼長之下,寧波府本地官紳家族和商人們都開始放棄原來的海貿生意,專心做起了定海縣的生意,沒有了遠渡重洋的風險,在家門口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定海縣也成為了影響寧波經濟的晴雨表,任何來自定海縣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寧波的極大關注。

正月十八,寧波府,奉化縣內,本地豪族趙家當家人趙澤生正在客廳內神色焦急地看著一份十六日將軍府發行的公報手抄件,看著報紙上刊登出來的將軍府新財年預算計劃,看著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分配,他整個人都是火急火燎的,每一個小數點後面的定海數那可都代表著動輒數百上千兩銀子的錢吶!

定海數也就是陳昊當前大力推廣的阿拉伯數字,與定海文(簡體字)同樣都是代表著定海將軍府獨特文化風格的表達形式,外界對於這些古怪和數字和缺胳膊少腿的文字都是嘲笑不已,但嘲笑之餘也都是很快就接受了,沒別的就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商人階層,阿拉伯數字和簡體字對於他們而言就是福音,用了定海數和定海文書寫的賬本,比傳統繁體字賬本至少薄了四分之一,而且看起來也更加簡潔明瞭,加上了標點符號和從左至由橫排行文格式之後,所有的賬目都清晰太多了。

“這份公報上面的定海縣財政預算,你們怎麼看?”趙澤生本人乃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出身,後來官至戶部左侍郎,因為與閹黨之爭在天啟年間被罷官回家,到現在已經是六十歲出頭的老傢伙了,在他的操持之下,趙家已經成了奉化縣境內頂尖大族,在整個江南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家族。

趙澤生座下坐著他的大兒子趙維康、三子趙維文、大女婿蒲有衛、四女婿鄭邵凱,嫡長子趙維康是家族內定的下一代接班人,一直操持家中產業跟隨趙澤生近前;三子趙維文乃是庶子,因為才思敏捷很機靈所以專門掌管家族生意;大女婿蒲有衛則是本縣主簿,專門和本地官府打交道維護趙家利益;四女婿則是本地千戶所千戶,也就是寧波府本地那位出了名吃人不吐骨頭的千戶官,此獠專門幹買賣人口的生意幹得風生水起,連趙澤生老爺子都開始對他另眼相看,事實證明任何時代空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