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1635改變世界> 第63章 百年教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章 百年教育 (1 / 3)

共和一年,1639年,初春時節。

陳昊帶領著工作組視察著定海基礎教育體系,行至梅花鎮處時,陳昊感覺有些疲憊了,便停下腳步準備瞧瞧基層的學校建設搞得怎麼樣。

梅花鎮乃是定海縣七鎮之一,是崇禎九年設立的一處新鎮,鎮長李學文聽聞總理親至也是大吃一驚,倉促之間帶領鎮上的官員們前往迎接,準備接待事宜。

李學文乃是一名前紹興師爺,之前一直都是寧紹某縣令的幕僚,崇禎九年的時候因為貪圖高薪前往定海縣謀生,被某位退役軍官聘為書記官跟隨左右,初步踏入了定海官場,後來那位聘請他的退役軍官辭去公職下海經商,成了議員,李學文不想丟掉官身於是便繼續留在官僚系統內部,崇禎十年時終於透過考試成為了定海縣的正式官員,擔任從九品的商務科科員,崇禎十一年也就是共和元年的時候,因為能力可靠被提拔為新設的梅花鎮副鎮長,一直到今年,原任鎮長升到了縣裡去之後,他也順利成了正式鎮長。

李學文根本沒有料到日理萬機的陳昊竟然會倉促視察梅花鎮,雖然大佬來的很突然,但李學文還是沒有慌,因為他的本職工作已經做到位了,不怕上面來檢查,尤其是提前已經接到了訊息,此次視察重點就是基層教育建設,這一點梅花鎮做的已經很完善,不怕高層挑刺兒。

陳昊時間很緊,草草吃了過一頓接待餐之後就開始讓李學文帶隊視察本鎮的基礎教育建設,定海共和國目前只有一縣之地,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但整個國家的行政機構卻異常複雜,陳昊需要處理的事情的也非常多,就算是這麼一隅之地他也沒有時間看一遍,只能走馬觀花的瞧一瞧。

一行人最先看的就是鎮中心學校,中心學校也算是目前定海共和國最為基礎的一級學校,幾乎現在定海共和國下轄的七個鎮每鎮都有建立一所中心學校,這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原本陳昊草擬的基礎教育建設草案中規定每村一小學,每鎮一中學,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之中卻是困難重重根本無法落實。

基礎的設施建設以及財政撥款和補貼都不是問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是問題,每年幾乎好幾十萬兩的教育經費砸在定海縣這麼一個小地方,每個鎮甚至每個村根本不缺錢建學校,主要缺乏的還是師資力量,沒有足夠的老師。

如果說教四書五經的老師那很好找,可要是會教授自然科學的老師那就是稀缺了,目前定海共和國教育課程側重實用,僅僅小學陳昊親自規定的課程就有國文、數學、藝術、自然,到了中學之後還得加上物理、化學、幾何代數、生物等等理科內容,總而言之陳昊想要得到人才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不是隻會寫八股文的做題家。

陳昊的強制性的要求讓基層的教育體系發展很是艱難,因為根本就沒地方找這麼多的合格老師,只能原本分散的村小學以及鎮中學全部集合成了一所中心學校,把有限的師資力量集中到一所學校強化現有的教學質量。

為了招聘合格的教師,各個鎮長几乎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人花大價錢從工業學院聘請學員過來兼職,每月薪資數十兩,還車接車送,每週只上三天的課,每天只需要來上兩小時的課程,課上完就立刻專車送他們回縣城繼續搞進修,就這待遇工業學院的學員都是愛來不來的,全都是看在教育大業政治正確的份上才願意費一些時間。

有些逼急眼的鎮長甚至親自去明朝境內跋山涉水找老師,尤其是那些精通奇技淫巧喜歡鑽研旁門左道的書生,看見一個就逮回來一個。

畢竟教育考核也是衡量官員政績的一項重要因素指標,在定海共和國內,一地主官必須兼顧治安、稅收、教育三個核心指標,這三個核心方面無論哪個地方出了問題都是一票否決的。

急於求成的陳昊已經在去年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