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上善經> 第一百七十九章 鄱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九章 鄱陽 (1 / 3)

婁之英道:“辛大人可知近來江湖上所傳的朱七絕麼?”

辛棄疾道:“略有耳聞,朱七絕是當年殘害嶽武穆的罪魁之一,這人是江湖中一等一的人物,不知怎地勾結了女真,來害我大宋,聽說他當年被武林人士群起攻之,慘遭滅門之禍,臨死時留下鉅額財寶和經典,不知藏在何處,本來這些年已被人淡忘,但不知因何今年忽然傳的沸沸揚揚,說他的財寶典籍有了線索,難道這枚扳指和朱七絕一事有關?”

虞可娉道:“若咱們所料沒錯,辛大人的扳指,便是朱氏財寶的線索之一。”

辛棄疾奇道:“這扳指我曾細細看過,上頭既沒文字,也沒影象,無半點奇特之處,如何會有什麼線索?”

虞可娉道:“箇中緣由,現下都不得而知,但這位劉大人南來我宋,意圖找尋財寶線索,自是千真萬確。”說著便將當日在馬蹄廟盧軒和薛王家臣密會的事陳說了一遍。

辛棄疾道:“原來如此,我只知這扳指是先祖好友所贈,說要他老人家妥善保管,初時總不明為何先祖要視為珍寶,終了還要親授於我,命我貼身藏著,現下想來,恐怕真是什麼緊要線索。莫非當年先祖那位好友,便是大漢奸朱七絕?”

孫妙珍道:“朱七絕的事,我也曾聽聞,其中疑點重重,前後矛盾之處不下十餘,此人究竟是好是壞、是忠是奸,其實難下定論,辛老令公與他交好,想來也是有的。”婁之英聽了這話心中一動,自行走江湖以來,朱七絕背信棄義、通番賣國之說早成定論,從未見有人為他說過一句好話,孫妙珍卻說此人忠奸難辨,可謂新穎至極。

辛棄疾凝思片刻,道:“啊,是了,先祖和亳州隱士司馬先生素有交情,此人前些年搬到臨安左近,如今已八十多歲了,我這便修書一封,明早派人送去,問問這位老人家知不知曉當年情由。”

婁之英道:“大人若要送信去臨安,那便無需派人了,由我帶去便是。”

辛棄疾一怔,旋即明白他此話含義,道:“婁少俠仍要去找劉車千?”

婁之英道:“大人放心,我只是要查明此人行蹤,絕不會在大宋境內為難於他,以免落人口實。”

辛棄疾道:“他是金使,必然要回臨安,你真有心尋他,我也阻攔不住,只是婁少俠千萬以大局為重,莫要為了一時意氣,給人落下話柄。”婁之英點頭稱是。

孫妙珍道:“兄弟,你若去臨安,正會途徑我家啊,怎能不去坐坐?”姜小迢也不住邀請,先前他隱瞞身份,生怕被人識出家鄉,每每有所涉及便閉口不言,這回和母親相認,早已無所顧慮,一個勁兒地央求婁之英和虞可娉同去他家,婁虞二人見盛情難卻,便也欣喜答應。

此時午夜已過,眾人均疲倦不堪,又閒聊了幾句,便都草草睡下,直到第二日豔陽高照方醒。婁之英等一眾拜別辛棄疾,起身趕往鄱陽,沿途之上無事,將這些年別來過往細說了一遍,待講到前些日去孫家莊拜訪孫協、與孫立琢相會等情由時,孫妙珍見婁之英神情有些尷尬,已猜到緣由,笑道:“兄弟,你也不用為難,爹爹不待見我也非一朝一夕了,幼時起便因我不肯聽話,動輒對我呵斥說教,我性子執拗,也和他處處作對,這許多年下來,我父女二人早已習以為常,若你聽到我爹爹說了什麼難聽的話,那也不用放在心上。”

婁之英道:“大姊性子豁達,萬事都看得開。小弟其實也很不解,大姊才思卓越,武功超群,明明是武聖衣缽的絕佳傳人,緣何伯父總是不喜呢?”

孫妙珍道:“我爹爹少時已是家族翹楚,青年時便技蓋一方,武功已算當世一流,人到中年更是躋身絕頂高手之列,這一生都順風順水,無往不利,不論在家裡還是江湖上,都是說一不二,只覺自己什麼都對,若有人違抗於他,便會不悅。而我打小便有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