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58:新粉絲+1 (1 / 5)

你17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呢?

高中,每天父母給準備好三餐,每個老師都在督促你好好學習。

籃球?那只是課餘時間的消遣。

你這個時期幹過最刺激的事情,也不過是偷偷科學上網去3d區找一些進口的學習資料。

而米利西奇的17歲,可比大多數人刺激多了。

17歲的他已經奔赴異國他鄉,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頂著天子嬌子的名頭,進入世界上最好的籃球聯盟。

在他的想象中的,他將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舞臺上大放異彩,他將在這裡書寫自己的籃球人生,他會像自己的偶像凱文加內特那樣,用驚人的天賦震驚世人,用妖嬈的舞姿征服球迷。

硬特:???

你說的這個人確定是我?

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的。。

他被稱之為天才,但主教練卻不信任他。他每天守著冷板凳,在垃圾時間上場五分鐘,他上場的時候球隊不是要輸了就是要贏了,有沒有他根本不重要。

球迷們都取笑他,稱呼他為“人類勝利雪茄”。

他氣憤,但又無奈。這裡的隊友可不會像學校裡的同學那樣噓寒問暖,職業比賽極其殘酷,因為他上位了就意味著別人吃不上飯。

17歲的他需要鼓勵,需要引導,但主教練只會一遍又一遍的罵他軟蛋,順便給他個白眼。

一場比賽中,他的手掌不慎骨折。他走到場邊,告訴主教練自己受傷了。但教練一言不發,只是把他重新推回場內。

更尷尬的是,在他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的情況下,球隊卻奪冠了!

一時間,水貨榜眼的帽子被扣上。一個17歲,語言不通且沒有朋友的孩子,被全美嘲諷。他變得心如死灰,對籃球的熱愛也被慢慢磨平。

最後,他消沉了。

既然籃球場上不需要他,那他為什麼還要努力呢?

他開始沉迷於酒精和夜店,甚至訓練的時候都帶著一股酒味兒。但教練已經不在乎讓了,他即使不來訓練,教練也不會關心。

就這樣,他籃球生涯最黃金的幾年,被徹底耽擱。

籃球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打磨,和長身高是一樣的。

過了那個階段,就基本不會再漲了。

你總不能說,我發育慢,都是27歲以後才開始長個兒吧?

安慰自己也不是這麼安慰的。

籃球水平也是,過了最黃金的那幾年,之後的進步就非常慢了。

更何況他還已經失去了對籃球的熱情,於是他在聯盟得過且過。

雖然偶爾也能打出驚人的表現,比如在拜納姆和加索爾的冠軍雙塔面前拿下+16的大號兩雙,又比如大冒那個想在所有人頭上暴扣的狀元格里芬,告訴他老子當年也是個天才,別和我來這套。

但這些都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已經沒人再相信他。他也不再相信這個聯盟,不再相信籃球。或許在17歲坐冷板凳那年,他就已經不再相信籃球了。

終於有一天,他帶著數千萬刀樂回到了家鄉,徹底遠離籃球。

人們也幾乎忘記了他,只有偶爾在人們的閒聊中,才會想起他的名字。

偶爾有記者採訪他時,問他當年在nba的時光感覺如何。他想起了17歲的夏天,在訓練場上被教練一遍遍踐踏,勉強地笑了笑:“我再也不想打籃球了。”

這大概就是原歷史裡米利西奇職業生涯的全部寫照。

一個從開始就註定悲劇的籃球生涯。

但現如今,情況完全不同。

米利西奇一入隊就得到了教練組的重視,而且因為不再是榜眼,所以也沒有那些讓他苦惱的、亂七八糟的關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